蘇菲道:“怎麼,你還想跟兒子搶著吃?”
梁棟死皮賴臉道:“反正兒子又吃不完,那就便宜我了唄……”
梁棟在蘇家待了兩天,徹底讓蘇菲投了降,然後心滿意足地回了鵬城。
小蘇朗就留在了渭城,蘇家給他請了個專業的育兒團隊。
蘇懷山這個時間按秒計算的大忙人,隻要一有空,就會回到家裡,哪怕是靜靜地坐在孩子身邊看著他,就會很開心,一張幾乎不怎麼會笑的撲克臉,隻要見了孩子,那笑幾乎就沒停過。
有了蘇朗,梁棟每個周末都會回到蘇家陪陪孩子,但見蘇懷山的機會並不多。
這也正好合了梁棟的意,打心底,他還是有些懼怕這個便宜老丈人的。
轉眼就到了十月底,小蘇朗也一天天長大,梁棟見證了小家夥邁出的第一步,和說出的第一句話。
十一月份,是青乾班最後一個月。
按照日程,這一個月,要抽出一周時間,全體學員要深入基層,搞一周的調研,調研內容就是‘精準扶貧’。
調查研究放在了嶺西省最西部的南崗市白峽縣。
白峽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經濟一直在全省墊底,貧困人口高達七萬,占全市貧困總人數的六分之一,占全縣總人數的十分之一。
按照國家規定,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00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00800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00—1200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0元以上。
乍一看,這個數很小,其實人均純收入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純收入的平均值,而純收入是指一年勞動所得的所有收入減去產生這些所得的所有支出。
通常我們統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而個人可支配收入指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各種直接稅以及非商業性費用等以後的餘額。
就拿白峽縣來說,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346元,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則達到了元。
橫向對比,去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7982,全國人均純收入為8896元。
白峽縣的情況,比兄弟縣區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青乾班全體學員,一共分成四組,被撒到白峽縣下麵的四個鄉鎮。
梁棟、滕修永、嶽菲、賈楠,還有其它七人,一共十一人,分作一組,被放到了一個叫羅嶺鄉的地方。
十一個人,每個人包一個村。
分村組的時候,一個叫東青溝和一個叫西青溝的村,由於太過偏遠,沒人願意去,梁棟就主動認領了東青溝村。
嶽菲見梁棟去了東青溝,便也主動要求去了西青溝。
其實,他們的任務也不複雜,就是用一周的時間,深入群眾,做好調查。
但是,這樣的任務,對女同誌來說,就十分不公平了。
不久前,曾傳出這樣一個新聞,說某地一個女乾部,深入一個貧困戶搞扶貧,結果那戶人家隻有一個人,是個獨居多年的光棍漢。
這家夥見女乾部長得漂亮,又是一個人,就見色起意,把她強暴了。
這件事曝光之後,上麵就要求,所有乾部,再有人下鄉搞扶貧,必須倆人一組,堅決杜絕單打獨鬥的現象。
喜歡鐵腕請大家收藏:()鐵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