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梁棟來到南崗之後,卞豐年和張洋他們並沒有要與之為敵的意思,畢竟他頭上還頂著一頂省委常委的帽子。
張劍波的案子,隻不過是個偶發事件,根本就不在二人的計劃之列。
像張洋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不貪心呢?
當他知悉張劍波的案子之後,立刻就動起了歪心思,打算借機來個一箭三雕:
一則除掉張劍波這個家族內部最大的威脅;
二則給梁棟一記響亮的耳光;
至於第三隻雕,則需要張劍波身死,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把南崗的所有汙水都潑到張劍波身上,如果張劍波不夠份量,那就帶上他老子,也就是張洋的叔叔,張家的現任當家人張自強。
張自強雖然不是體製裡的人,但他在南崗的影響力,甚至不亞於市委書記和市長,更彆提張洋這個還是晚輩的常務副市長了。
因為張劍波的案子,梁棟上任的第一個月,就拿掉了市紀委書記林森和副市長兼公安局長楊禕勝,換上了兩個跟梁棟一樣又臭又硬的耿秋狄和丁頤飛。
耿秋狄和丁頤飛甫一上任,就以鐵腕手段,整頓了紀檢和公安這兩個至關重要的係統,這對卞豐年和張洋來說,絕對算不上什麼好事。
但是,人家梁棟是省委常委,人家起手就有倆王四個二,以卞豐年和張洋的級彆,又怎麼可能事事壓人家一頭呢?
不過這也算不上什麼天大的事情,就算耿秋狄和丁頤飛完全掌控了紀檢和公安係統,想要查出他們什麼事情來,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是人就有弱點,隻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他們就有可能拿下耿、丁二人。
到時候,梁棟依舊是個孤家寡人,任憑他有天大的本事,在南崗也翻不起多大的浪來。
如果他不識相,就讓他折戟南崗,如果他識相,那就皆大歡喜,把他禮送出境,再換一個好控製的來。
張劍波的案子,隻是雙方對彼此的一次試探。
然而,一個月都過去了,梁棟卻仍舊沒有要停手的意思,這就讓卞豐年和張洋他們有些接受不了了。
他們兩個倒無所謂,他們手中的財富,足夠他們揮霍一輩子了。
可是他們手底下還有一大批嗷嗷待哺的人,這些人除了要撈錢以外,還有不少人要求進步,但梁棟一到南崗,就凍結了全市所有級彆的人事調動。
人家是市委書記,發布這樣的指令也是一把手上任之初的慣例,誰都挑不出什麼毛病。
但是,關鍵是那個耿秋狄當上市紀委書記之後,除了整頓紀檢係統內部,還開展了‘重拳治腐,嚴打快打’的活動,要求市紀委對所有舉報件和陳年積案,都篩查一遍,對有問題的舉報件,不管是不是實名舉報,都要做到認真核實並備案,而且還要交到耿秋狄那裡,他會一件一件親自過目。
至於陳年積案,更是要求有案必查,有案必破。
隨著一個個領導被紀委叫去談話,有的還能回來,有的去了就再無消息,這麼一搞,有幾個領導還能安心工作?
那個丁頤飛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打著整頓社會治安的旗號,隔三差五就給全市來個大掃蕩,還重點關照那些娛樂場所,搞得那些社會上大小混混,個個東躲西藏,叫苦不迭。
下麵的人過不下去了,就一層一層把情況反饋到了張洋這裡,張洋找到卞豐年一合計,就有了老師們去市委市政府靜坐的事情。
按照張洋的設想,當然希望把這件事鬨得越大越好。
奈何那些老師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樣,或許是斯文慣了,任憑派出去的那些人如何慫恿,老師們就是不為所動。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古人對這些窮酸的描繪,簡直就是一針見血!
……
地市一把手上任之時,通常都會先做三件事:
其一,傳承紅色基因,如視察老區,參觀黨史館等;
其二,看望離退休老同誌;
其三,走訪調研。
其中第一二兩條,梁棟都已完成,隻有這第三條,隻算完成了一半。
為什麼說隻完成了一半呢?
是因為他在這第一個月,也抽出了一部分時間,把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局委,差不多都轉了一遍,但下麵縣區卻一個沒去。
他在各局委轉一圈,屬於走訪性質,主要目的就是認認門兒,大家熟悉熟悉,沒有其他意圖。
但到下麵各縣區就不一樣了,通常都要帶著一班人馬,進行正式調研。
過去沒改革的時候,一個市委書記下去調研,隨行人員少則七八個,多則一二十人。
那個時候,下麵為了表示對上級領導的尊重,通常還會搞什麼‘地界迎接’。
如果是接待上級黨委政府的一二把手,在搞‘地界迎接’的時候,下級黨委的所有班子成員通常都要到場。
這些高接待班子成員,每人都有一輛專車,十幾輛車排成一排,十幾個人列成一隊,場麵不可謂不隆重。
接到領導後,一般除了一二把手有機會坐進領導車裡,其他人基本都是跟領導握過手後,就各自回到自己車內。
這樣一來,所有人在組成一個浩浩蕩蕩的車隊,前麵再配上警車開道,那場麵,要多隆重,就有多隆重……
後來,上級對這種陋習進行了專門規定,規定隨行的市直單位負責同誌不超過4人,縣區同時陪同的負責同誌不超過2人,且不能接受縣區黨政主要負責同誌同時陪同。
其他市級領導同誌到基層調研時,隨行的市直單位負責同誌不超過2人,隻能讓縣區1位對口負責同誌陪同?。
此外,調研過程中強調實效性,提倡采用“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方式深入基層,接觸百姓,了解實情,掌握第一手資料。
領導同誌在考察點上要有更多的自主活動,力求準確、全麵、深入了解情況,防止調研工作走形式、走過場?。
而這些規定,正合梁棟之意,他最怕的就是搞迎來送往的那一套。
喜歡鐵腕請大家收藏:()鐵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