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們!”梁一臉嚴肅地開口說道,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瞬間吸引住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力。
“我目前身為咱們省的副省長,但到目前為止呢,我的具體工作分工尚未明確下來。因此啊,對於省政府那邊的各項工作,我今天在這裡就暫時先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啦。”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掃視一圈,繼續道:
“現階段,我工作的核心重點放在了南崗這邊。組織派遣我來到南崗的首要任務便是‘化債’。想必大家也都清楚,這地方債務可不是個小問題,而且我可以大膽地講一句,像這種難題,並不僅僅隻出現在我所在的南崗一地。放眼咱們整個嶺西,甚至是全國範圍內的絕大部分地市,恐怕多多少少都會麵臨著類似的地方債務困擾。”
說到這裡,梁不禁輕輕歎了口氣,感慨萬千地道:
“咱們國家的改革開放呀,從一開始就像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樣,前方並沒有任何已經成熟、完善的模式能夠供我們直接照搬照抄、拿來借鑒使用。正因為如此,在這條充滿艱辛與挑戰的改革之路上,我們不可避免地會踏入一個接一個的誤區,遭遇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棘手問題。但是,請大家記住一點——遇到問題並不可怕!隻要我們有勇氣去正麵直視那些橫亙在眼前的困難和問題,然後想儘一切辦法將它們逐個擊破、徹底解決掉,那麼最終所有的麻煩都會迎刃而解的。就拿地方債務這個複雜且備受關注的問題來說吧,在那個特定的曆史時期,我國麵臨著諸多嚴峻挑戰和艱巨任務。當時,改革的首要目標便是全力追求發展速度,隻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逐步縮小與那些發達國家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在此之前,談論其他過高的要求或奢望都顯得不切實際。回首我國近代的漫長曆程,那簡直就是一部充滿血與淚的滄桑史書,也是一段令人倍感屈辱的黑暗歲月。我們偉大的國家以及堅韌不拔的民族,曾經一度深陷於亡國滅種的可怕危機之中。然而,正是無數英勇無畏的先輩們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用他們寶貴的血肉之軀,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長城,為我們後代子孫拚下了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若想要在風雲變幻的國際舞台上贏得廣泛的認可和應有的尊重,那麼首先我們自身必須變得足夠強大才行。因此,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不得不付出一定的代價,例如以犧牲部分環境資源作為交換條件,同時也導致了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現象的出現等等,但也正是這些取舍和努力,最終成功換取了四十年來我國經濟如火箭般飛速增長的輝煌成就。時至今日,我們終於可以昂首挺胸地屹立於世界東方,不再需要時刻仰人鼻息、看人臉色行事,更無需對各種不公待遇忍氣吞聲、委曲求全......所有這一切翻天覆地的變化,歸根結底皆是因為我們背後有一個日益強盛的祖國作為堅強後盾;皆是因為我們已然坐擁全球第二大的龐大經濟體量;皆是因為我們構建起了全球最為完備齊全的工業體係......”
梁棟今天當然不隻是為了歌功頌德,他講完這些之後,突然就切入了正題:
“然而,我們切不可產生這樣一種錯誤觀念:認為地方債務不過是經濟發展進程中難以規避的遺留問題罷了;也不能因為並非所有地市皆存在此類狀況,便掉以輕心、漠然置之。要知道,化解地方債務乃是一項極為嚴肅且重要的課題,同時更是一項艱巨的政治任務。對此,我們各個地市的黨政一把手均應從思想層麵予以高度重視,緊密聯係本地的實際情形,充分調動眾人之智慧,積極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探尋能夠有效解決該問題的途徑和辦法。不僅如此,還需對所積累的經驗加以歸納與總結,並按照規定時間向省級部門如實彙報工作進展。就當下整體局勢而言,那種一味追求大規模上馬、快速推進、盲目爭搶以及混亂無序地上馬各類項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如今,我們迫切需要做到的是,在切實保障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這一大前提之下,將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置於首位,著重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基於此,我個人持有如下觀點:就當前這樣的宏觀環境而言,重提‘銀橋示範區’,無疑是在逆流而上。”
梁棟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整整二十多分鐘過去了。
就在大家都沉浸在他那冗長而又富有激情的講話之中時,當他提到‘逆流而上’這四個字的時候,聲音戛然而止,整個會場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逆流而上,這看似溫和且委婉的表述背後所蘊含的深意,在場的每一個人心裡都如明鏡一般清楚。
實際上,誰都明白梁棟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許鐸正在‘逆曆史而行’!
與梁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雷正軍對於許鐸的反駁方式。
雷正軍言辭婉轉、迂回曲折,始終沒有將那層窗戶紙徹底捅破,避免了雙方之間直接的正麵衝突和撕破臉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梁棟卻毫不掩飾,直截了當地將兩人之間的矛盾赤裸裸地攤在了桌麵之上,並且還是選在了這樣一個如此公開的重要場合!
此刻,坐在主席台正中央位置的許鐸,麵色已然陰沉得如同烏雲密布的天空一般,鐵青到了極點。
他緊緊皺起的眉頭幾乎快要擰成一個死結,額頭上也隱隱浮現出幾道青筋。
其實,早在之前就曾有人好意提醒過許鐸,叮囑他一定要小心提防梁棟這個人。
甚至還給他出主意說,但凡遇到梁棟提出來的任何建議,根本無需經過仔細思考和甄彆,隻管毫不猶豫地一律表示反對就行了。
特彆是在關於用雷正軍的上位來換取他的省委書記職位這件事情上,那些知曉其中內情的人,隻要是跟許鐸稍微有點關係的,無一不是苦口婆心地勸告他務必要深思熟慮、再三權衡利弊得失之後再做決定。
許鐸心裡很清楚,這些人給出的忠告並非毫無道理可言,但他向來不是那種輕易被他人意見左右的人。
麵對如此艱難的局麵,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背水一戰。
在他看來,隻要自己能夠成功坐上省委書記的寶座,難道還會鎮不住區區一個梁棟嗎?
畢竟權力在手,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可是令許鐸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現實卻給了他一記沉重的耳光。
就在今天,也就是他剛剛榮升為省委書記的第二天,梁棟便毫不留情地給他上了極為生動且刻骨銘心的一課。
這一刻,許鐸不禁對自己當初的決定產生了深深的質疑:難道真的是因為自己過於自負,才導致如今這般被動的局麵嗎?
然而,這種自我懷疑僅僅隻是在許鐸腦海中一閃而過。
他迅速調整好了心態,將所有的雜念統統拋諸腦後,開始全神貫注地思索起接下來應該如何應對眼前這個棘手的狀況。
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固然重要,但絕不能一味地沉溺於過去無法自拔。
唯有目光堅定地朝前看,才能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鬥誌,而這正是許鐸一貫以來最為擅長的地方。
與許鐸沉著冷靜的反應截然不同,此刻坐在主席台上的其他常委們可謂是神態各異。
有的人滿臉驚訝,顯然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震驚得目瞪口呆;有的人則是怒不可遏,對梁棟竟敢公然挑釁新任省委書記權威的行為感到義憤填膺;還有一部分人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會心笑容,似乎心中早有預料......
整個場麵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一場激烈的政治較量即將拉開帷幕。
此時,台下那些參會人員仿佛都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完全忘記了鼓掌這個動作。
他們一個個神情專注,目光緊緊鎖定在台上,似乎已經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緒之中。
許多人都不由自主地將自己代入到了那個情境裡,心中暗自思忖著:
梁棟究竟為何要如此行事呢?他的舉動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深意和動機呢?
而更讓人矚目的是,這一屆的嶺西常委班子可謂是龍盤虎踞。
一個是全國最年輕的省委書記,一位是全國最年輕的的省委常委,宛如兩顆璀璨奪目的新星,同台競耀。
將這樣兩位光芒四射的人物放在一起,就如同火星撞地球一般,勢必會迸發出激烈的火花。
下麵所有不禁開始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之間將會展開怎樣精彩絕倫的較量與合作,又會給嶺西地區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也不得不開始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站隊問題!
喜歡鐵腕請大家收藏:()鐵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