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禁軍守在城門、街道兩側,不許任何人出城、出門。即使那些忠於始皇帝的文臣武將,也不得隨意離開行宮。
半年前,扶蘇因盧侯一案,卷入權力鬥爭的漩渦,最終惹惱嬴政,被驅逐出鹹陽。
半年後,朝堂上已經有很多人認為趙昆必定能成為大秦帝國的繼任者。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趙昆同樣卷入了權力鬥爭的漩渦。
自古以來,凡是牽扯到‘權力’二字的事件,沒有一件不是以流血收尾的。
此時,趙高正和李斯兩人站在書房中。
雖然嬴政命人收押了李斯和馮去疾,但並沒有將他們下獄,隻是囚禁在府邸,等待審查。
“你怎麼來了?”
李斯皺了皺眉,看著趙高道:“刺殺行動失敗了?”
“如果失敗了,我還有機會站在你麵前嗎?”趙高似笑非笑的反問道。
李斯眯眼;“這麼說的意思是.....成功了?”
“雖然趙昆還沒死,但隻要目的達到了,便不算失敗!”
“目的?”
李斯一臉疑惑的看著趙高:“什麼目的?”
趙高沒有直接回答李斯的問題,而是意味深長的反問道:“李相覺得,陛下會放過你嗎?”
“什麼意思?”
“就是你勾結六國餘孽,意圖行刺!”
聽到這話,李斯心頭一震,怒視趙高:“你胡說八道什麼!”
“我胡說?”趙高有些好笑的看著李斯:“難道陛下將你收押的命令是假的?”
“你不說這事我還忘了!”
李斯瞪著眼,沉聲道:“渡河口那些百姓是怎麼回事?”
“李相何必明知故問?不是你讓他們來的?”
“我什麼時候讓他們....”
李斯的話剛說到一半,忽又想起什麼似的,盯著趙高道;“你偽造了我們的印信?”
當初趙高說調兩個人刺殺趙昆,需要李斯和馮去疾幫忙,李斯和馮去疾同意了他的計劃。
隻是沒想到,趙高利用他們的印信,調來了數萬人。
而且這數萬人大部分是普通百姓。
若沒有李斯和馮去疾的印信,光憑趙高是無法指揮夏陽縣縣令的。
畢竟夏陽縣縣令也算朝廷命官,除了始皇帝,隻聽命丞相府,以及郡守府。
可就算是郡守府,也沒權利調動數萬百姓。所以丞相府的命令起到了決定作用。
這時候,李斯才反應過來,自己二人被趙高坑了。
他最終的目的不是刺殺始皇帝,而是拉自己二人下水。這也是始皇帝懷疑自己二人的主要原因。
畢竟除了自己二人,沒人能一次性調動數萬百姓。
想到這裡,李斯的臉色變得陰沉無比。
雖然他早知道趙高是一條毒蛇,沒想到反咬的速度這麼快。
“說偽造多難聽,我隻不過是將人數調整了幾萬倍而已!”趙高陰測測地笑道。
聽到這話,李斯怒不可遏的望著趙高,低喝道;“為什麼要害我們?我們不是盟友嗎?”
“嘖嘖嘖……”
趙高咂吧咂吧嘴,似笑非笑的道:“我哪敢害你們啊,我這是在幫你們.....”
“幫我們?”
李斯一愣:“幫我們什麼?”
“幫你們做選擇!”
“這麼說,你的計劃不止刺殺趙昆?”
“嗬嗬。”
趙高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李相跟在陛下身邊這麼多年,難道還不明白陛下的心思嗎?陛下早已確定了大秦的繼承者!”
“如今整個大秦朝堂,誰不知道黎安君文武雙全,乃是繼承者的不二人選?”
“試問李相,你會眼睜睜的看著手中的權力被一點一點剝奪嗎?”
聽到這話,李斯出奇的沉默了。
雖然他心中很不希望趙昆繼承皇位,但嬴政的選擇,他也無可奈何。
除非趙昆身死,否則隻能接受現實。
可是......
自己真的能接受現實嗎?
李斯不止一次反問自己,但始終沒有結果。
眼見李斯沉默不語,趙高隨手拿出一張白絹,朝李斯又道:“陛下在入邯鄲之前,就已經寫好了詔書,隻要陛下稍有不慎,這大秦的天下,就屬於黎安君了。”
“什麼?”
李斯心裡一咯噔,猛地抬頭,直視趙高手中的白絹,訥訥的問道:“你……你是說陛下已經寫好了傳位詔書?”
“若非如此,我又何苦來找李相?”
趙高說著,將手中的白絹遞給李斯,垂手歎道:“本來,我以為還有機會,沒想到陛下竟將我等逼上了絕路!”
“如今詔書已成,隻等黎安君登位,吾等恐怕時日無多了.....”
從夏陽地上路以來,趙高無一日不緊張萬分,若不是三十多年權力鬥爭下磨練出的定力,他此時已經出現異常了。
嬴政與趙昆正在被嬴元曼追殺,有很大的可能斃命荒野,如今朝堂惶恐,他必須要趁此機會,與李斯博弈,所以絕不能出現異常。
其實早在今日之前,他就演練過無數次,每次演練,幾乎都緊張得喘不過氣來。
可是,每當他閃現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念頭,總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邯鄲城外的風雨之夜,趙高看到了一絲光亮,於是他毅然來到了李斯府邸。
此時,李斯已經看完了始皇帝的詔書,整個人都陷入一種恍惚的狀態。
趙高知道,自己的時機已經到了,於是麵無表情的追問道:“李相覺得,接下來應該如何?”
“什麼如何?”
李斯茫然的抬起頭,望向趙高。
趙高誠懇的道:“高隻是一介奴仆,沒有多大的野心,隻想活命罷了,若李相有活命之法,高唯李相馬首是瞻!”
“嗯?”
李斯眉頭皺了皺,沒有認同,也沒有謙虛,隻是默然轉悠片刻,冷不防的道:“陛下如今在何處?”
“陛下昨夜突然失蹤,高也不知陛下在何處!”
趙高思緒電轉,拱手說道。
陛下失蹤了?
李斯麵露詫異,但很快反應過來,若不是嬴政失蹤,趙高也不敢帶著詔書來見自己。
“你不是一直隨侍陛下嗎?怎麼陛下失蹤你都不知道?”李斯麵色肅然的看著趙高。
趙高小心翼翼的道:“陛下最近心情不佳,也不知是不是舊病複發,昨夜大發雷霆,遣散了所有隨侍宮人!”
“既如此,你可派人去尋找陛下?”
“自是尋了,但至今沒尋到!”
說著,趙高朝李斯試探道:“敢問李相,可有良策?”
“你不是設計陷害本相嗎?”李斯冷笑著反問:“怎麼還問本相良策?”
“李相,縱使高有錯,但國家大事,還得仰仗李相啊!”趙高苦著臉,辯解道:“更何況,陛下失蹤對李相也有益處啊!”
“荒唐!”
李斯怒斥一聲,冷冷道;“本相忠於陛下,自會跟陛下辯解,怎會覺得陛下失蹤對自己有益?”
“是是是!”
趙高點頭附和;“李相忠君愛國,高失言了。”
“隻是......”
“李相覺得這外麵的晨夕可美?”
聽到這話,李斯愣了愣,然後抬頭向窗外,隻見晨夕大美,不可方物。
“美得迷人。”
“若今日之後,李相再也見不到如此迷人的晨夕,李相會遺憾嗎?”
此話一出,李斯心頭一動,然後直勾勾的看著趙高:“你此話何意?”
“高唯李相馬首是瞻!”趙高躬身一禮。
李斯眼睛微眯,想了想,沉吟道:“此詔書雖為陛下所寫,但詔書語焉不詳,更未涉及國之長策.....”
“再說,此詔書明顯為草詔,陛下尚未亡故,又為何要黎安君持服二十七日?若要正式傳位,應該寫完整才是......”
“李相的意思是說,此詔書不宜公布天下?”
“趙府令揣測過度了,本相並無此意!”
聽到這話,趙高知道該自己表演了,於是正色道:“李相,高不以為然!”
“願聞其詳。”李斯冷冷說道。
“高以為,大秦乃統一六國的帝國,又以法治為根本,若詔書以草詔傳告天下,那豈不是成天下笑柄?”趙高目光炯炯的道:“畢竟,陛下也隻是說擔心途中有變,以備無患。”
“更何況,此詔書除了李相與高,無人知曉!”
說著,頓了頓,然後凝望著李斯,又道:“故此,高以為,皇帝詔書如何,定於李相與高如何?”
聽到這話,李斯勃然大怒:“趙高,此等亡國之言,非人臣所議,實乃大罪也!”
“嗬嗬,李相之言,何其可笑!”
“吾忠於陛下,忠於大秦,有何可笑?”
趙高不以為然;“大廈將傾,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吾等久居高位之人,如此危難之際,李相不思力挽狂瀾,不思弘揚法治,卻迂腐成規,趙高齒冷也!”
“如今璽符皆在趙高手中,何去何從,全憑李相斷言!”
“趙高,你可知矯詔篡位,乃滅罪大罪?”
趙高麵無表情道;“高隻想活命,其他的彆無他想,若李相不願與高苟活,可押高法辦!”
聽到這話,李斯深深看了趙高一眼,然後思忖片刻,朝趙高道:“你有什麼想法,一並說來!”
“陛下如今生死不明,高願與李相共同進退,守護大秦美好河山。”
趙高拱手一禮,然後赳赳朗聲道:“李相弘揚法治數十年,乃大秦中流砥柱,若新皇登位,擅改國本,李相一生心血,將付之東流,陛下數十年澆鑄的鐵血大秦,也將儘皆崩毀!”
話音剛落,李斯心頭巨震。
卻聽趙高又道;“凡對陛下治國之道有變革的,皆不能登上秦二世!”
“那趙府令以為,何人可為秦二世?”
趙高意味深長的笑了笑;“縱觀陛下十九子,唯胡亥最得法製精髓!”
“胡亥?”
李斯一臉詫異的看著趙高:“你想擁立胡亥為秦二世?”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