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項將軍,秦嘉率六萬餘眾,已在彭城三十裡外安營紮寨!”
一名壯碩少年匆匆走進大帳,朝項伯拱手道:“據末將觀察,似有與我軍決一死戰的意圖!”
“哦?”
項伯聞言,眼睛微眯:“你如何判斷其意圖的?”
“末將趁著夜色,偷偷潛入景楚軍營,發現景楚大軍日夜趕製武器,且日夜訓練,那秦嘉口中嚷嚷著一山不容二虎!”
“好!好一個一山不容二虎!”
少年的話音剛落,範增立即朗聲大笑,朝項伯拱手;“項將軍,咱們的機會來了!”
“嗯?”
項伯一愣,疑惑的看向範增:“先生此言何意?”
“薑潮小子說那秦嘉揚言,一山不容二虎,這泗水之地,就景楚與咱們實力相當,若要反秦,必須合盟,但合盟之後,誰做盟主?”
範增說著,捋了捋胡須,意味深長的道:“若項將軍做盟主,那秦嘉會同意嗎?老夫想來,他絕不會同意,不然也不會傾巢而出;
既然不同意,那咱們何不借剿滅張楚叛軍之由,除掉他?”
“這.....”
項伯思慮片刻,很快悟到了範增的深意,便召集眾將,彙聚一堂。
“諸位,秦嘉乃張楚之臣,卻背叛張楚,擁立景駒為楚王,張楚陳勝有難,也不施以援手,如此不忠不義之人,吾等必除之而後快!”
說完,大手一揮:“本將命令,今日枕戈待旦,明日出兵彭城!”
“好!滅了秦嘉,為陳王報仇!”
“秦嘉忘恩負義,著實該死,明日砍了他狗頭!”
“滅了秦嘉,滅了景楚.......”
眾將一片咒罵,紛紛擁戴楚項攻伐景楚。
.......
翌日清晨,兩軍在彭城野外交戰,雖然雙方人數相差不大,但秦嘉徒有野心,而無統兵之才。
不到一日時間,秦嘉大軍就被楚項大軍殺得節節敗退,以至於秦嘉被項羽輕鬆斬殺。
而景駒聽聞秦嘉大敗,嚇得倉皇逃竄,但又很快被楚項追兵誅殺。
就如此,楚項收編了景楚全部兵馬,實力再次壯大,便胡陵安頓下來,準備跟南下的章邯決一雌雄。
當然,這場戰爭所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更多流散勢力紛紛投奔楚項,其中就有攻下陳城的張楚將領呂臣,朱雞石,以及六國不得誌的世族子弟。
一時間,楚項儼然成為了繼張楚之後,又一個反秦同盟軸心。
當真應了範增之言:“天下眾將,紛紛聚攏楚項麾下!”
其中為項伯看重者,當屬沛公劉邦。
不是說劉邦帶來了多少人馬,而是劉邦的追隨者中,有張良。
當初張良跟項伯辭行,明確了自己尋找劉邦的意圖,如今劉邦投奔自己,張良也成了楚項麾下的謀士,這讓項伯有種失而複得的感覺。
畢竟張良的能力,他是毋庸置疑的。
其實不光張良,劉邦身邊的蕭何曹參等人,也讓項伯十分看重。
這一日,劉邦帶著張良等人拜會項伯,項伯特意叫上範增,在府邸設宴款待他們。
劉邦雖然談吐帶著幾分痞氣,但落落大方,不會讓人反感,這讓項伯很是滿意。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項伯詢問劉邦:“沛公來下邳,可有什麼打算?”
“將軍有所不知,在下近年真是時運不濟,前麵攻占了胡陵,屁股還沒坐熱,就被秦嘉那狗賊奪去,後來好不容易打下碭縣,準備攻占豐城,結果他娘的人馬不夠,打不下來.....”
“哈哈哈——”
劉邦的話音剛落,眾人哄堂大笑。
項伯強壓住笑意,朝劉邦追問:“所以你來下邳,是想我幫你?”
“項將軍高義,天下皆知,在下不敢求項將軍幫忙,隻願項將軍借點人馬,助我攻下豐城!”
說著,劉邦鄭重其事道:“項將軍的人馬,可由項將軍的將領指揮,等攻下豐城,立刻歸還!”
“不知你要多少人馬?”
“數千足矣!”
“數千?”
項伯皺了皺眉,轉頭望向範增,範增看了眼張良,朝劉邦笑問:“沛公打算以豐城為根基,敢問圖謀為何?”
“黎安君曾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想來他自己也預感秦國會被楚國所滅,咱們何不順勢而為,擁立楚王之後,與秦國周旋?”
“一介秦國皇子之言,如何信篤?”項伯平靜的反問。
“非也!”
劉邦搖頭:“他可不是普通的皇子,他是執掌十萬禁軍的黎安君,雖然身死不明,但能力毋庸置疑,更何況,這話並非出自他之後,而是出自楚南公之口!”
“敢問沛公有多少人馬擁立楚王之後?”範增突然插嘴道。
“眼下不到兩萬人,但攻下豐城之後,應該能湊齊兩萬!”
“那這兩萬人,有多少騎兵,多少步兵?”
“騎兵數百,步兵萬餘!”劉邦坦誠說道。
“這點人馬也想擁立楚王之後?”範增冷冷一笑。
劉邦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道:“人馬多,卻不思人所想,敢問先生,陳勝如何?”
“哼!”
範增冷哼一聲,正欲開口駁斥,一旁的項伯忽然拍案大笑:“沛公之意,項某也有,不如我等聯手擁立楚王如何?”
“啊?”
劉邦吃驚道;“楚項勢力龐大,為何不自立為王?”
“天下有見識者,並非隻有汝等!”
項伯說著,看了張良一眼,又問:“不知沛公可有楚王人選?”
“有!”
劉邦點頭道:“我已經查到了楚懷王之孫羋心的下落!”
“此言當真?”項伯大喜。
劉邦正色:“自是為真!”
“那人在何處?”範增急忙追問。
劉邦淡淡笑道:“在一處山中牧羊,尚不知詳情!”
“好!此乃天意也!”
項伯拍手叫好,當即答應了劉邦的借兵請求。
本來他們想擁立假楚懷王之後,結果劉邦找了一個真楚懷王之後,這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畢竟假的總有被拆穿的危險,而真的則不存在這個隱患。
至於擁立楚王後,誰主政楚國,自然看誰的拳頭硬。
對於這點,楚項有絕對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