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遲疑了一下,看了看嬴政,又看了看趙昆,道:“秦王欲推行科舉之事,遭到了各大家族反對,並圍堵了博士宮,就連各家學子,也開始爭論不休.....”
“哼!”
嬴政冷哼一聲,身上氣勢陡然攀升,沉沉的道:“朕之天下,由朕說了算,誰敢反對,朕就殺誰!”
陳平:“.......”
趙昆;“.......”
“陛下,現在的根源不在那些家族,而在學術分歧。”陳平硬著頭皮道。
“什麼學術分歧?”
嬴政眯眼。
陳平接著道:“太子殿下定的新六藝,以及九科,涉及百家學說,他們都想在其中占主導地位。”
聽到這話,嬴政微微一愣,果斷甩鍋;“趙昆,事情是你搞出來的,你有什麼主意?”
“我.....”
我倒了八輩子黴才幫你們出主意!
真就有事鐘無豔,無事夏迎春啊!
心中付費不已,趙昆無奈的道:“不就是學術地位嗎?這個簡單,讓他們自己解決,舉辦一場辯論賽,誰能說服誰,誰就占主導,我們旁觀,維持秩序即可!”
就這?
嬴政和陳平心中同時響起這兩個字。
他們以為趙昆又要玩花活,沒想到一場辯論賽就打發了,不由有些失望。
卻見趙昆有些好笑的道:“你們彆小看這辯論賽,如果是在彆的地方,或許是小打小鬨,可若在帝都,那可是揚名立萬的機會!”
“到時候,各方大能齊聚鹹陽,那場麵,你們再想想?”
“這.....”
嬴政和陳平對視一眼,似乎抓到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
隻聽趙昆繼續道;“以前的鹹陽,主要是政治中心,現在的鹹陽,要朝經濟,文化,政治,三個方麵發展!”
“百家齊聚,正是大好機會,他們要吵,就讓他們吵吧,誰能吵服眾人,我大秦就用誰!”
“沒能力,還想占主導,做他個春秋大夢吧!”
嬴政:“.......”
陳平;“.......”
兩人對視,皆是不語。
半響,嬴政回過味來,朝陳平擺了擺手:“就按太子的意思辦吧!”
“諾。”
陳平拱手應諾,轉身離開了城樓。
等陳平走後,嬴政看了看趙昆,又看了看城下,輕輕一歎:“現在你明白父皇為何不選你大哥了吧?”
“大哥需磨練,父皇耐心點即可。”
“嗬嗬。”
嬴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旋即轉移話題道;“你為何要答應鮮卑和烏桓的請求?”
“隨著匈奴局勢的明了,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大秦的強大,這種時候,不能表現得太過強勢,否則,容易造成同仇敵愾的心裡!”趙昆不疾不徐的答道。
“同仇敵愾的心裡?”
嬴政蹙眉,有些不解的問:“這是何意?”
“弱者一旦遇到強者,要麼依附強者,要麼與彆的弱者抱團取暖,共同對抗強者。”
趙昆答道:“匈奴坐大漠北,其餘各國苦不堪言,但匈奴被大秦剿滅,其餘各國,難免有唇亡齒寒的心裡!”
“這種時候,我大秦就需要呼朋引伴,讓他們嘗點甜頭,跟在我們身後,甘願作馬仔!”
“嘗點甜頭?馬仔?”
嬴政聽到趙昆的話,不由滿臉古怪。
趙昆表情淡淡,不以為意。
現在這種情況,倒是有點像米國與蘇國。
兩個超級大國在對抗,背後肯定少不了小國支持。
比如那烏孫,就是匈奴的有力支持者。
再比如匈奴,其實就跟蘇國差不多,什麼左賢王,右賢王,以及公羊王之類的,都是大單於冒頓的軍事同盟。
正因為如此,秦軍解決了公羊王,才引來了左賢王,解決了左賢王,冒頓才會來。
這種戰爭,跟車輪戰差不多。
就算秦軍實力強悍,但也接不住這樣消耗。
畢竟,老秦人本來就不多了。
所以這種時候,更需要盟友。
說白了,需要小弟清場。
遲疑了片刻,趙昆看向嬴政:“鮮卑和烏桓主動來示好,白撿的小弟,不要白不要!”
“有他們打下手,我們更容易抽出主力,對付匈奴主力!”
話到這裡,嬴政恍然若悟,不由嗬嗬一笑:“如此說來,這馬仔確實來得巧。”
.......
另一邊,隴西郡。
王離大營。
得到嬴政的命令,王離第一時間集結軍隊,奔赴隴西郡。
大月氏遭遇匈奴襲擊,不得已退到了隴西郡邊界,依托秦軍馳援,才穩住了陣腳。
而右賢王所部,得到大單於冒頓新的命令,取消撤回狼居胥匈奴大本營的計劃,準備拿下隴西,與冒頓前後夾擊雲中郡。
麵對左賢王十餘萬匈奴兵,王離及其部將,麵色凝重。
此刻,所有人都聚集在中軍大帳中,商議對策。
“王上,匈奴襲擊大月氏,殺了你扶植的大月王,搶了無數牛羊馬匹,如今兵臨城下,大有奪取我隴西郡的意圖,陛下讓我們阻止右賢王,等待彭越將軍等人到來!”王彥看著王離,沉沉的說道。
王離聞言,稍微沉吟,然後道;“大月氏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不是太好!”
王彥搖頭道:“匈奴的襲擊來得太過突然,大月氏根本沒準備好,就被匈奴突襲了王庭,而大月氏部分部族,也隨之投靠了匈奴;
現在在城外駐紮的大月氏部族,也都是親近我秦國的部族!”
“這些投靠匈奴的大月氏部族,難道忘了與匈奴的仇恨嗎?居然投靠他們!”王離憤憤的說道。
“你扶植東胡人做大月王的時候,大月氏各部族就開始分化了,在某些部族眼裡,我秦國跟匈奴沒什麼兩樣,都是覆滅他們國家的敵人!”
聽到這話,王離眯了眯眼睛,沒有多說。
現在已經不是匈奴和大月氏的問題了,而是這場戰爭,隻能贏,不能輸。
雖然隴西郡的兵力不足十萬,加上大月氏兩三萬騎兵,也不一定是匈奴的對手。
但好在隴西的長城,堅固高築,匈奴兵也無法輕易攻破防線。
麵對敵強我弱的形勢,王離身經百戰,隻要放棄正麵決戰,全力阻止右賢王進攻,等待吳廣的新秦軍到來,也不是很難。
可.....
問題的關鍵是。
戰場形勢,千變萬化,沒有人能預判真實的戰況。
而且,對於那些大月氏部族,王離也並非全部信任,畢竟非我族類。
但皇命已經傳達了,就算情況再複雜,王離也要儘管作出決斷,否則戰場的形勢會變得更加困難。
想了想,王離歎了口氣:“也不知道韓信那邊怎樣了!”
現如今的消息傳遞,自然沒有後世那麼迅捷,可能十天前發生的事,雲中郡那邊已經得知了。
王離這邊還得等幾天,再遠一點的李信,估計會更久。
如果能及時得到戰報,他或許能儘快掌握戰場形勢,就算麵對艱難處境,也會第一時間作出判斷。
可惜,沒有電話電報的公元前,也隻能靠直覺,以及敏銳的分析能力。
王離這些年的戰場磨練,也算經驗滿滿,隻是猶豫了一陣,便果斷下令:“先不管他們了,將火炮移至城頭,準備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