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關中的工程隊數量也不少,但基本上規模都不算大。
大多數都是幾個鄉民自發組織出人手,去接一些修房築路的活計,不成什麼氣候。
而且修橋築路這種事情,危險不說,其實賺的也就是一個辛苦錢。
對於在場的各大商行來說,根本沒有什麼吸引力。
但樊會不同。
作為趙昆曾經的敵人,樊會太清楚那太子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劉邦已經夠狡詐了,但在趙昆麵前,根本不夠看。
就連那項羽,都被趙昆弄死了。
能夠讓趙昆親自安排的事,能是小事?
他親眼見過修長城,那種上萬人一起勞作的壯觀場麵。
如果鐵路的修建,也是那種規模。
建築行的利潤有多大,即便是沒做過建築的樊會,也難以想象。
樊會飛快在心中盤算。
建築行的利潤極大,但成本卻不高,無非就是出一些人工費用罷了。
可以搞!
樊會為人豪爽,來南越也認識了一幫遊手好閒的閒人,剛好可以做這件事情。
如果需要的人手過多,大不了再跑一趟鹹陽,找呂家支持點錢財,招募更多的人手。
呂家雖然不複當初,但錢財卻不少,若呂家願意合作,那簡直太好了。
樊會是一個做事雷厲風行的人。
在心中盤算好一切,他立馬下定決心。
乾了!
樊會如此想著,直接擠到人群前麵,和張良打了個招呼,表明自己的意向。
他們二人都在劉邦帳下效力過,雖然有些嫌隙,但樊會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是張良。
於是張良就把尷尬丟給了趙昆。
半個時辰後,趙昆在客棧中見到樊會的時候,都忍不住愣了愣。
“你是樊會?”趙昆詫異的問道。
樊會嘿嘿笑了笑,點頭道:“正是在下,沒想到能在這裡見到太子昆。”
說著,忽又想起什麼似的,恭敬行禮道:“草民拜見太子殿下!”
“這.....”
趙昆遲疑了一下,抬手道:“免禮。”
即便當初的事,已經過去了幾年,他都不由得心中感慨。
不得不說,樊會這家夥還真是有點意思,本以為劉邦死了,他會跟著陪葬。
畢竟兩人的關係,好到同穿一條褲子。
結果劉邦死了,樊會隻是消沉了一段時間,又開始整活了。
好在他沒有做那些違法之事,否則趙昆就要食言了。
如今樊會想要成立建築行,也算是歪打正著。
趙昆之所以增加建築行這個商行種類,有著深遠的考量。
雖然大秦有國營的建築集團,但這就相當於總包,不可能所有事都讓建築集團去做。
所以需要分包出去。
那建築行的誕生,就尤為重要。
建築行囊括的業務,絕對不僅僅是修建鐵路一項。
趙昆深知,乾建築的,無論是在哪個時代,都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隻是沒想到,這美差居然被樊會給接了。
不愧是鴻運當頭之人。
運氣好到這種地步,已經可以稱作是氣運了!
想想原曆史,樊會在鴻門宴救劉邦,那可謂九死一生,後來又因劉邦臨死前,擔心樊會跟那些功臣一樣作亂,讓陳平處死樊會。
結果這家夥時來運轉,不僅躲過了西漢初立的亂局,還得了善終。
氣運這種事,很玄學。
王莽篡權時,大魔導師劉秀天降鴻運,愣是將風雨飄搖的漢室江山給重新穩定住。
哪怕是漢末的亂世,也能夠冒出一個賣草鞋的三分天下。
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服氣運二字。
有樊會這種氣運之人坐鎮,建築行業的高危屬性,幾乎可以無視了。
可以預料的是,樊會的建築行一旦成立,必然會後發先至。
到時候,樊會在大秦,可是又富又貴的商人!
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屠夫。
經過商討之後,趙昆同意了樊會的請求。
而樊會在回來的路上,又巧遇了周勃,雙方一拍即合,順利成立了大秦第一家建築行,隸屬大秦建築集團管轄。
另一邊,趙昆請修鐵路的奏折遞進鹹陽宮後,很快就得到了嬴政的答複。
雖然趙昆拒絕繼位,讓嬴政極為不爽。
但畢竟是自家的親兒砸,該給的支持,一樣都不少。
嬴政很痛快地批準了趙昆的要求。
國家機器一旦開動,牽扯的便是數以百萬計的百姓生計。
短短一個月,樊會和周勃就拉起了一支足有三萬工人的建築行。
大秦國家銀行的錢財,如同流水一般花了出去。
鐵路工程上馬,再次激活了大秦。
水泥廠全部開工,煉鋼廠高爐重新開啟。
鐵路沿途各郡縣的官員,紛紛組織考察,確定具體路線。
這幾年間,大秦發生了許多事情。
第一個五年計劃進程將近過半,大秦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普及教育正式落實,做到了讓天下孩童,都有書可讀。
各種工廠的建立,已經商路打通,讓大秦百姓的錢袋子都逐漸鼓了起來。
與這些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相比。
不知不覺之中,大秦已經強大到了這種地步。
放在十年以前,但凡聽到朝堂意欲修建什麼重大工程。
舉國上下無不緊張不已,自上而下都能夠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然而如今,修建鐵路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
開發南越的消息,也在上一刊的報紙中,昭告天下了。
隨著生活的富足,大秦百姓們對儀式感這種東西,也看得越來越重。
報紙成了大家的日常所需。
儘管百姓們不能左右朝廷大事,但從報紙中獲取時政消息,也是滿滿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