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死後,摩哂陀繼承了他父親的遺誌,派僧侶去彆國傳教。
隻是,當時的孔雀王朝,內部紛亂不止。
摩哂陀等阿育王的子女,對王朝的掌控力已經不足。
他們能夠派出去的僧侶,素質也參差不齊。
那個時候,孔雀王朝還不知道,越過北麵的大雪山,還有一個大國與自己毗鄰。
因此才有室利房這種專業素質不過硬的僧侶,跑到大秦傳教的事情。
室利房那一批人,本來是準備去西域傳教的。
機緣巧合之下,進入大秦。
隨後發生的事情,彌沙迦在西域的時候,也打探清楚了。
知道室利房在大秦裝逼的經過後,即便彌沙迦自詡佛學精湛,也恨不得砍死那家夥!
孔雀王朝的僧侶們,在彆國布道有成,會獲得豐厚的獎勵。
比如說,獎勵他們一片地區,建立寺廟,由他們主持。
正因為這些利益,催生了僧侶們外行傳道的決心。
但是,不得不承認,僧侶們的素質,確實良莠不齊,令人堪憂。
孔雀王朝在南亞強勢無比。
因此,一直以來,僧侶們在周邊小國弘揚佛法,都極為順利。
在阿育王時期,周邊的國家基本都已經皈依佛教了。
之前的順利,讓很多下層僧人都開始飄了。
以至於,他們覺得有孔雀王朝作為自己的後盾。
自己在弘揚佛法的時候,隻要在彆國掌權者麵前裝個逼,對方就一定會納頭就拜。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
這種辦法,隻能適用於實力不如孔雀王朝的國家。
彆說大秦這種實力不弱於自己國家的龐然大物,即便大秦北部的幾個蠻夷部落,都不會給僧侶們什麼麵子。
室利房當初在匈奴裝逼,也想忽悠頭曼單於信佛教。
最後,他們那群人直接被頭曼單於給殺了!
傳教傳教,說白了就是文化入侵。
這背後比拚的,實際上是雙方的實力。
彆看各大宗教似乎都引人向善,教義看起來三觀極正。
但是,在宗教的發展史中,哪一頁不是沾滿了鮮血?
室利房那些蠢貨不明白這些道理,所以死得不明不白。
可彌沙迦又怎麼會不明白!
因為之前室利房的一番騷操作,如今佛教想要在大秦推廣,簡直難上加難。
但彌沙迦有不得不這麼做的理由。
這就要從孔雀王朝的內部混亂開始說起了。
阿育王死後,他的眾多子女都癡迷傳法布教,對國朝大事都不太上心。
因此,孔雀王朝幾乎已經到了分崩離析的地步。
南方一直處在半獨立狀態的百乘王朝,在須慕伽的帶領下,直接宣布獨立。
被阿育王強行糅合到一起的其他領土,也紛紛發生叛亂。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的二十餘年中,孔雀王朝內部一直都動蕩不已,呈現出一種風雨飄零之勢。
這種情況時間長了,和尚們都開始著急了。
宗教,說白了就是依附在國家身上吸血的寄生蟲。
因此被寄生的國家開始衰弱,對宗教的影響極大。
佛教創立四百餘年,也就在阿育王在位的這幾十年中,勢力急速膨脹。
嘗過了寄生的甜頭後,再讓他們去過以前苦哈哈的日子,誰都不願意。
僧人們考慮的不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孔雀王朝重新走上正軌。
反而,他們決定替換新的吸血對象。
之前在孔雀王朝身上得到了巨大的好處。
他們在找下一個目標的時候,自然不願比之前的差勁。
但是,有一說一,阿育王在位時期的孔雀王朝,國力強極一時,還是相當能打的。
舉目四望,周邊的國家,以至於西域諸國,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弟弟。
因此,彌沙迦在得知大秦的存在後,才欣喜若狂。
在西域的那段時間,雖然還未去大秦,他便已經感受到了大秦的強大。
為了在大秦傳教,他不惜花費半年的時間準備。
結果室利房的事情,給了他當頭一棒。
雖說如此,彌沙迦還是硬著頭皮來了。
精心謀劃了很久,他終於決定與嬴政見麵。
以彌沙迦搜集到的信息分析來推論。
他認為,嬴政見到自己之後,一定會在第一時間下令把自己等人抓進大牢。
沒有想到,嬴政壓根沒把他們當回事兒。
連見他們都不想見他們。
這個時候,彌沙迦隻能退而求其次,來南越找大秦太子趙昆。
也沒想到,見到趙昆之後,趙昆卻沒有跟他們多說,隻是把他們安置在了客棧的偏房裡。
經曆過一夜的不安,再次得到了趙昆的接見。
此時,彌沙迦一邊在心中念了一句佛祖保佑,一邊朝趙昆打了一個佛禮。
“我佛慈悲!彌沙迦乃化外之人,一生隻跪佛祖,還請太子見諒!”
“無妨!”
趙昆無所謂的擺了擺手:“你是摩哂陀的弟子?孤聽說他在獅子國侍奉佛祖,已經很久不理俗事,你們來到大秦,所為何事?”
“!!!”
聽到趙昆的話,彌沙迦神色巨震。
早就聽聞大秦太子近乎生而知之,沒想到,他居然連獅子國都聽說過。
“回太子。二十餘年前,吾師於坐忘之中,探得西北方有佛光漫天,似有佛陀出世....”
“嗯?”
彌沙迦此言一出,在場眾人臉色都是微微一變。
就連隨同他一起的僧侶,都不可思議地看向彌沙迦。
佛陀在佛教之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如今的孔雀王朝,僧侶眾多,甚至達到了無一戶無僧的地步。
但如此龐大的數量下,佛教僧侶卻沒人能在活著的時候,獲得‘佛陀’的稱號。
即便彌沙迦的師祖,作為公認的大梵天轉世,轉投佛教後,不過隻是獲得了一個阿羅漢果位。
但彌沙迦如今卻說,‘佛陀’在大秦。
這其中的意味,秦人不懂,但這些僧侶們卻知道。
轉世佛陀,一旦被佛教承認。
那他在佛教中的號召力,便是無與倫比的。
甚至,在某種情況下,如今的僧侶們,都要聽他的號召。
彌沙迦說完這句話,有些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其實,如果沒有必要,他絕對不會許下如此重的承諾。
彌沙迦至今猶記,自己離開獅子國,北上傳教的時候,和自己的老師摩哂陀徹夜交流。
摩哂陀告訴他,如果有朝一日,他去往大秦,發現北方的那個國家,比他們想象得還要強大。
那麼,無論用什麼辦法,也要將佛教推廣到大秦。
作為佛教智者,自小又在孔雀王朝王室長大,摩哂陀的眼光格局也是極高的。
他自然看得出來,日漸衰落的孔雀王朝,已經在不斷的內耗中,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