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先生的意思是,我們先找到那個東西,再要挾那個所謂的神?”
趙昆聽到黃石公的話,反問道。
黃石公笑了笑,道:“現在還不清楚那東西是什麼,萬一那東西就能解開詛咒呢?所以,還是先找到再說。”
“可是.....”
趙昆猶豫了一下,道:“可是沒有線索,我們又該如何尋找?”
“公子難道忘了那張地圖?”
“你是說.....”
趙昆恍然想起了什麼,瞪大眼睛。
黃石公意味深長的捋了捋胡須:“現在就等他們來了。”
“嗯。”
趙昆點了點頭,又看向夜月白:“夜姑娘,方才之事,多有得罪,還望見諒。”
夜月白沒有說話,隻是低頭抽著肩膀,似乎還在哭泣。
趙昆無奈,轉頭看向嬴陰嫚:“皇姐,不管你信不信,我都沒騙你,殺嬴元嫚的是趙高,並非我!”
“還有,不管你看到的未來是什麼,把握當下吧。”
對於嬴陰嫚,趙昆並沒有多大的仇恨。
相反,他對這個皇姐還挺欣賞的。
明明是女兒身,卻不遜色大丈夫。
特彆是軍事才能方麵,當真很有天賦。
若是可以,他倒真想把嬴陰嫚培養成一個女將軍。
然而,嬴陰嫚對趙昆的示好,卻不那麼友好:“說那麼多,還不是想懷柔我們,替你對付宮主?”
“我勸你死了那條心吧,我們是不會背叛宮主的!”
說完這話,還一臉嘲諷的斜了眼趙昆。
趙昆頓時感覺有些無語,心說這家夥怕是無藥可救了。
他也不想跟嬴陰嫚浪費時間,直接朝外圍喊了一句:“來人,將這兩個反賊帶到馬車上,嚴加看管!”
“諾。”
很快,樹林裡就衝出幾名羅網成員,押著二人去了馬車牢籠。
..........
與此同時。
趙昆給嬴政寫的奏報,也連夜送到了鹹陽都城。
第一次章邯寫的奏報,傳令官並沒有加急。
因為加急一般隻有在戰事緊張的或者大捷的情況下,才會加急。
但趙昆的奏報,卻在第一時間,加急送到了鹹陽都城。
雖然晚送了幾天,但實際到達鹹陽的時間,也就嬴政拿到章邯奏報的時間差了不過五天左右。
“陛下!太子天下接手象郡大軍了!陛下!”
傳令官一手舉著奏報,一邊大聲高呼,背上還有傳令官獨有的旗幟。
此時,整個鹹陽官道,燈火通明,都在為傳令官開路。
“快打開城門,不要誤了太子殿下的奏報!”
城牆上的守將聽到趙昆的奏報,連忙指揮士兵開門。
士兵們也知道這份奏報的重要,不敢遲疑,紛紛衝到城門口,第一時間打開城門,並且維持通往鹹陽皇宮的秩序。
不許任何人阻撓傳令官。
這倒不是說,傳令官的權力有多大。
主要是嬴政在很早之前就下令,一旦有趙昆的奏報,無論什麼情況,都必須儘快送到他手中。
其實這種情況,也是開皇子之先河。
為了皇子的奏報,下達這樣的命令,嬴政還是第一次。
要知道,以往這種加急的,可都是大捷的捷報。
一般情況下,傳令官需要順著整個鹹陽稱跑一圈,確保捷報讓整個鹹陽城都知道,然後再將具體捷報詳情,交給中車府令,也就是皇帝的內侍,他的任務才算完成。
在捷報的路上,還不能停,得跑快一點。
然而,對待趙昆的奏報,傳令官就像捷報一樣,十分重視。
這不得不讓人感概趙昆在秦國的地位。
“太子殿下奏報!太子殿下親自接手象郡駐軍了!”
“快快快,莫要攔路!”
幾個準備收攤的老秦人商販,聽到趙昆的奏報,連忙拉開自己的商攤,讓開道路。
自從鹹陽變革以來,整個都城便成了不夜城。
即使天色已經很黑了,城內還是燈火通明,絡繹不絕。
宵禁什麼的,在鹹陽都城根本不存在。
這都是趙昆的功勞。
趙昆的政策讓鹹陽百姓真心喜歡這座城市,熱愛這個時代。
鹹陽百姓都感恩於他,所以對他非常尊重。
一群人站在街道兩邊,目送傳令官急馳而過,拍手叫好。
“彩!”
“彩!”
“彩!”
在關中地區,如果說有什麼人,能夠引爆話題,那絕對是趙昆和嬴政。
老秦人尊崇他們的王,也清楚今天獲得的一切,是誰促成的。
如果說嬴政是老秦人心中的神,那趙昆絕對是聖人。
之前因為覆滅匈奴,刷屏整個關中的趙昆,流量剛剛下去,結果又再次引爆了輿論熱點。
上一次他霸占大秦熱搜,還是因為商業改革。
沒辦法,商業改革盤活了大秦的經濟,毫不客氣的說,大秦能騰飛,有一半的功勞在於他的商業改革。
而這一次,他再次登上大秦熱搜,是因為獨自前往叛軍大營,說服叛軍,並接手了他們。
傳令官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趙昆帶領四萬大軍,獨戰叛軍十萬之眾,並成功擊敗叛軍,活捉叛軍將領。
緊接著又迂回千裡抵達象郡,孤身前往象郡大營,說服三十萬趙佗叛軍歸降大秦。
燃文
“太子殿下真乃神人也!”
“是啊,太子殿下是我的偶像!”
“太子殿下怎麼孤身犯險,就不怕叛軍作惡嗎?太危險了!”
人群之中,議論紛紛。
如果說覆滅匈奴是提升趙昆的知名程度和百姓好感度的話,那獨闖三十萬叛軍大營,就是提升了老秦人的崇拜度。
老秦人敬畏強者。
其他各地民風多有不同,但老秦人的民風,從來都是彪悍。
其他諸如燕趙齊楚之地,民間的話題多是俠士亦或者名士。
但老秦人的話題隻有一個。
誰最牛逼!
太子殿下孤身獨闖叛軍大營,渾身是膽,我特麼吹爆好麼?!
不僅如此,聽到奏報的老秦人,還不停把奏報的內容安利給自己的夥伴或者家人。
而此時此刻的皇宮之中.......
嬴政已經拿到了奏報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