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秦人的血,不會白流_覆秦從計劃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覆秦從計劃開始 > 第六百章秦人的血,不會白流

第六百章秦人的血,不會白流(2 / 2)

此時,三省十三部,以及沒有在這些機構中擔任職務的議員們,都赫然在列。

自從趙昆提出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已經過去了將近六個年頭。

這六年的時間,對於大秦,不亞於一次脫胎換骨的蛻變。

對內,建立了更加明確的中央集權製度,做到了精準有效地施政。

通過西域商路、開海等一係列措施,大秦國庫的收入,基本上做到了年翻一番。

對外,扶蘇遠赴美洲,為大秦開疆拓土。

在可以預料的將來,整個美洲之地,定然會全部納入大秦的版圖之中。

上個月扶蘇從美洲傳來消息,他剛到美洲,便派人搜集當地的各種資源信息。

並且積極與當地土著部落溝通,相信很快就能夠打開局麵。

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已經結束,大秦即將進入第二個五年發展計劃。

對於第二個五年發展計劃,趙昆已經有了全盤構想。

在未來的五年之中,他要建立一個涵蓋到大多數百姓的社會福利製度。

老子曾在《道德經》中說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話雖然說得冷酷,但在很大程度上點明了華夏之民的生活狀況。

自古以來,華夏之民便以勤勞耐苦聞名。

為了求生存,他們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

作為最純正的農耕民族,數千年以來,大多數華夏之民都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他們絕大多數的智慧,都用來鑽研耕種。

他們的腳步每到一個地方,首先考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地裡種點什麼。

但是,哪怕勤勤懇懇的種地,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

過著累巴巴的日子,最後也就求個活下去而已。

這種狀況,直到始皇帝一統華夏之後,依舊存在。

甚至大秦立國之初,百姓的生活狀況更加的淒慘。

當時,天下剛剛止戈。

六國作為失敗者,百姓的日子自然過得苦不堪言。

但是,關中老秦人的日子就好過麼?

秦以一國之力,獨戰六國,百姓承擔的壓力,可以說是最大的。

但華夏一統之後,老秦人除了在心態上比較高人一等之外,其實他們的日子和六國百姓,區彆並不是很大。

各種嚴苛的製度,落實下去之後,對老秦人並無多少優待。

從百姓的角度去看,大秦開始的那幾年,百姓的日子真的不好過。

那真的是動輒丟命的年代。

但從始皇帝的角度去看,如此去做,也是毫無辦法。

華夏之地,七國爭霸,打了足足數百年的仗。

始皇帝比誰都清楚,一統之後的華夏,實在經不起折騰了。

為了摒棄分封,始皇帝在華夏推行更加先進的中央集權製度。

這種轉變,幾乎是在製度上進行改天換地。

怎麼可能那麼容易?

正因為如此,始皇帝才會兢兢業業。

他心裡非常清楚,有些事情,在自己手裡沒有完成,就更不要指望子孫後世了。

所以始皇帝才會大征民夫,修長城,建馳道,修建大型工程,從未停止過。

而始皇帝自己也幾乎幾年一次,巡遊天下。

這可不是遊山玩水。

要知道,在始皇帝那個年代,交通條件和如今的大秦不可同日而語。

很多人出趟遠門,就得大病一場。

始皇帝若真的愛玩,又怎麼會選用這種方式來折磨自己?

說到底,在那個時代,真的是帝王苦,百姓更苦。

全國從上到下,都如同繃緊的弦。

嬴政這個皇帝的日子,都談不上什麼享受,就更不用說普通百姓了。

也就是後來趙昆橫空出世,大秦百姓的日子,才逐漸轉變。

一路走來,其實趙昆感悟最深。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其實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好管理的人民。

隻要給他們的生活一點盼頭,這些人就會拚了命地朝目標去努力。

第一個五年計劃,就是在無數百姓的共同努力之下,才取得了如今的輝煌成果。

國家富足了,自然要讓所有為之努力的人收益。

而今天討論的問題,就是這個。

趙昆打算將全民福利的概念提出來。

其實,這件事情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義務教育,就是其中一項。

除此之外,趙昆還打算在全國推行公立醫館。

自神農嘗百草,開啟了華夏之地的醫術傳承。

《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等醫藥學專著的問世,讓華夏的醫學成為一門係統的科學。

大約在神醫扁鵲之後,華夏醫家便有了製定醫桉,潛心研究臨床醫學。

在此基礎上,辨證論治的思想,開始大行其道。

儘管理論日趨成熟,但醫藥行業的發展,卻一直沒有什麼太大的起色。

究其原因,還是醫家受到的扶持太少。

如今大秦的醫館,主要都是私營。

宮廷雖然有禦醫,但嚴格說起來,不過是一個為皇室服務的部門。

至於在民間,百姓們兜裡雖然有了錢,但長久以來的消費習慣,讓他們得一些小病小災,根本舍不得去醫館看病。

醫館沒有收入,沒有病例,自然進展緩慢。

而百姓們小病不治,大病等死的觀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秦的人均壽命。

在趙昆眼裡,大秦百姓的生命,不應該如此低賤。

所以,他執意將推行公立醫館的國策,加入到全民福利製度之中。

第二項福利製度,就是保險。

保險這個概念,在這個時空之中,並不算是趙昆首創。

實際上,在兩千多年前,古巴比倫王國,就已經出現了類似於保險的製度。

古巴比倫國王曾命令僧侶、法官和長向其轄區內的居民征收賦稅、籌集資金,以補償可能的天災人禍給人們造成的經濟損失。

在著名的《漢穆拉比法典》中,就出現了關於類似貨物運輸保險和火災保險的規定。

另外,古羅馬、古埃及,也曾在不同的領域,推廣過類似於保險的製度。

所以保險福利在趙昆眼中,也是一個利民的措施。

畢竟國家愛護子民,子民才會愛護自己的國家。

福利必須要跟上才行。


最新小说: 殿下,駙馬遇喜了 七零辣媳換親:資本家少爺掐腰寵 嬌軟女神穿成男主惡毒妹妹後 青澀情緣 扮豬吃虎,家暴老公寵我上天 廢土之上,多摘幾次野菜就老實了 重生末世前:開局契約鳳翅鎏金螳 瘋魔姐姐是個控製狂 七零:下鄉知青竟是大隊長親兒子 替兄為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