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此時雙方距離還將近一裡。
這麼遠的距離,秦軍的攻擊根本威脅不到城牆上的本都軍隊。
但是,剛才那一萬人的慘死,讓老梅塞羅知道。
眼前的秦軍,早已經不是自己之前費儘心思了解的那支軍隊了。
他們的武器,比自己想象得要恐怖多了。
老梅塞羅還沒有走了幾步,耳邊就不斷響起重物在空中飛行帶出的刺耳的長嘯聲。
他猛然扭頭,便看到數十個黑色的人頭大的陶瓷罐子,從秦軍陣地飛向了城頭。
火藥武器?
老梅塞羅腦海中出現這個詞語,隨後他嘴角下意識裂開,想要嗤笑......
.........
十日之後,大秦帝國都城,鹹陽。
自從上次迦太基人入侵事件之後,大秦派出西征軍遠征本都王國。
此後這幾個月,大秦國內的氣氛便一直都很壓抑。
這段時間,秦人購買報紙的熱情空前高漲。
每一期時事報紙發行,都會立馬被人搶購一空。
所有人都關注著西征軍的動向,希望一覺醒來,便聽到西征軍大勝的消息。
對於如今的大秦來說,勝利從來都是按時按點的,不會遲到,更不會缺席。
今日是大秦新曆新年。
和去年始皇退位,第一個新曆新年相比,鹹陽顯得要冷清了不少。
不過,比平常,還是要熱鬨了許多。
清晨時分,天色才蒙蒙亮,街上就已經布滿了擺攤的小販。
很多睡眼惺忪的大人,在自家小孩的催促下,搖搖晃晃來到街上。
大年初一是所有秦人一年之中,最為歡快的時候。
突然,一聲洪亮的鐘聲響起。
街上,所有人的動作都是一停,齊刷刷的朝著鐘聲響起的方向看去。
趙昆登基之後,便在鹹陽的四個方向的城牆的牆頭,各造一個大鐘。
平日裡這些大鐘用於報時,遇到大事的時候,還能夠起到傳訊的作用。
所有人側耳傾聽,隨後不約而同朝西麵看去。
鐘聲響起的方向......是西方!
鐺——!
鐺——!
鐺——!
鐘聲接連不斷的響起,不緊不慢,極為洪亮。
“鐘響了幾聲?”
“好像是九聲!”
“九聲?!意思是西方的兵事大勝了!?”
直到鐘聲停止,街上的人都交頭接耳,小聲交談。
很多頭腦靈活的鹹陽百姓,已經是一臉喜色了。
就在這個時候,西麵的寬廣街道上,響起急促的馬蹄聲。
所有人都抬眼望去,就看到一行全副武裝的騎兵,頭頂紅纓,在主乾道上策馬奔騰。
“西征軍兵臨本都,先鋒將軍李信首戰告捷,陣斬六十萬!”
“西征軍兵臨本都,先鋒將軍李信首戰告捷,陣斬六十萬!”
傳信兵士們一邊狂奔,一邊扯著嗓子大喊。
但是,沒有任何人對此有反應。
所有人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他們驚訝的不是大秦軍隊又打勝仗了。
對大秦軍隊來說,打勝仗沒有什麼稀奇的,輸了才是奇怪的事情。
他們震驚的,乃是陣斬六十萬這個數字。
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過震撼了。
以至於,傳信的軍士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後,街道兩側的人們,才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這一刻,被壓抑了數月的情緒,徹底釋放出來。
人們喜氣洋洋,議論紛紛。
不過,他們討論的重點,似乎有些奇怪。
“你們剛才聽說了嗎?李信將軍陣斬多少?”
“六十萬,他娘的,這些異族人真他娘的多!”
“多了才好!多了殺起來爽快!”
“要說李信將軍這些年也是吃了不少苦,這次真是揚眉吐氣了!”
“誰說不是呢!陛下對李信將軍真好!”
“可不是嘛,兩代帝王恩寵,換做我都感恩戴德,誓死效忠了!”
“說得陛下不恩寵你,你就不效忠了?”
“哈哈哈,哪能呢!陛下萬年!”
“陛下萬年——!”
.........
就在鹹陽百姓為大捷談笑風生的時候,鹹陽宮,麒麟殿。
作為二世皇帝第二年的新年,今日是大秦固定的大朝會的日子,滿朝文武齊上殿。
趙昆高坐龍椅上,俯視著群臣。
經過兩年的時間,如今的趙昆,已經徹底理順了朝堂。
始皇帝時期的三公九卿統領朝政製度,已經徹底成為曆史。
取而代之的,是一會三省十三部的框架。
朝堂上,麵貌煥然一新。
以王賁、蒙恬等為首的老臣,已經徹底退居二線。
如今的朝堂上,主要是五十歲以下的年輕臣子。
國家銀行、監事局以及市場監管局三省,統領的臣子,則都是趙昆當皇子時候的近臣。
新朝之名,徹底落實。
當然,還是有些暗潮在湧動,但並不影響趙昆對朝堂的掌控。
看似不及始皇帝當政時期,實則政令通達,就單單是實施的效率方麵,就遠超始皇時期。
今年,除了迦太基人弄出的一些意外,整個大秦都在按照趙昆預定的計劃,穩步向前。
二世元年,大秦著手實施第二個五年發展計劃。
關中依舊作為試點地區,鋪滿了國立醫館。
另外,福利保障體係,也已經初步建立。
建工部在科學院的協助下,也開始在全國選址,建造水利工程。
鐵路已經聯通關中、洛邑以及已經建設出雛形的廣南新城。
各部逐一彙報,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所有臣子臉上都沒有喜色。
因為趙昆臉上沒有任何喜意。
鹹魚六年,登基兩年,趙昆身上的龍威日益變重。
平時他還能夠溫和待人,但隻要是在朝堂上,他從來都是不假辭色。
所有人都知道趙昆為何會這樣。
國內事務不用說,做得好,那是應該的。
畢竟所有事情,都是決議會統領,十三部隻需要執行即可。
但國外的事務,卻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