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洛陽。
因為大隋剛在河北大敗東突厥大軍的緣故,大業十七年的新年顯得尤為熱鬨。
城中家家戶戶門口都換上新桃符,一些講究的人家還在兩扇大門上一左一右貼上了神荼和鬱壘兩位門神,以保佑一家老小進出平安,百邪不侵。
百姓們一個個都換上了平日裡舍不得穿的新衣裳,走出了家門,在路上見到熟人就互相拱手作揖說著吉利話,互相討個好意頭。
很多孩子更是街頭巷尾到處亂竄,看到火堆就往裡麵丟一截竹子,聽著竹子爆裂發出“嘭”的一聲爆響,情不自禁跟著手舞足蹈拍手叫好,臉上洋溢著純真而開心的笑容。
可與城中大街小巷洋溢的喜慶氣氛不同的是,此時紫微宮中的氣氛卻是顯得格外凝重,絲毫沒有一點新年到來的歡樂。
尤其是到了元日這天,本來按照慣例要在元正前後各放三天假(即初一前放三天,初一後放三天,加上初一這天一共放七天假),可皇帝楊廣卻一反常態將內史令裴世矩、納言蘇威以及兵部尚書李綱都宣召進宮,一起商討河東的戰局。
本來楊廣對於河東的戰事並沒有多少擔憂,畢竟他的好女婿不僅剛在河北大敗了是十五萬突厥大軍,還一把火將遠在漠北的東突厥王庭付之一炬,讓突厥人知道了什麼叫“明犯強隋者,雖遠必誅”,期間還能分出一路兵馬走海路去將高句麗攪得雞犬不寧。
秦昇對付凶悍的突厥人和難纏的高句麗人尚且如此遊刃有餘,自然讓楊廣對他信心大增,根本不將唐軍放在眼裡。
可隨著李淵將侄女懷德公主下嫁給劉武周部將宋金剛和往河東增兵五萬的消息傳到洛陽,楊廣瞬間意識到了河東形勢對隋軍的不利。
本來唐軍在河東就有七八萬兵馬,如今李淵再增兵五萬,唐軍的總兵力就達到了十二三萬之多。
如果宋金剛再帶著霍邑的三萬兵馬投唐,加上梁師都的八萬兵馬,張長遜的兩萬多兵馬,唐軍及其盟友的總兵力便超過了二十五萬。
而據秦昇在派人送回來的線報中所說,他在河東部署的兵力隻有七萬左右,好在其中有兩萬是騎兵。
二十五萬對七萬,優勢在唐軍,這也是楊廣憂心的原因。
他之所以要將裴世矩等三人宣召進宮,也是想跟他們商討一下,看看朝廷能否同樣往河東增兵,從而增加隋軍的勝算。
這場戰爭是大隋與偽唐之間爆發的第一場戰爭,大隋根本輸不起。
因為大隋一旦兵敗,不僅會失去河東大片疆土,也會對天下很多士人和百姓造成巨大的衝擊,認為大隋氣數已儘,偽唐才是天命所歸。
更為嚴重的是,一旦秦昇敗了,大隋將失去最後的倚仗,天下再無人可以挽救大隋江山的敗亡。
因此,這場對於河東的爭奪戰,關乎到大隋的江山社稷,隻許勝,不能敗!
隻是,如今朝廷麵臨的最大問題恰恰就是無兵可派。
偏偏問題的根源就出在他這個皇帝身上。
想當初,為了改變關隴貴族控製著天下大量鷹揚府的局麵,他不僅另起爐灶創建了驍果軍,還三次從各地鷹揚府中征調了大量府兵前往遼東與高句麗作戰。
可各地府兵為了不去遼東送死,不是競相逃亡就是乾脆落草為寇,最終導致了十二衛和府兵製的崩潰。
隨著大業十四年驍果軍的叛變和逃亡,楊廣身邊除了直屬禦前的三千侍衛和給使,以及跟隨他北歸東都的一萬多江淮士卒外,便再無一兵一卒可以調用。
回到東都之後楊廣不是沒想過大量招兵買馬重新充實十二衛,隻是當初瓦崗軍曾經攻下洛陽周圍的興洛倉、回洛倉和黎陽倉,用倉內的糧食從中原招募到了三四十萬的兵馬,這些人在瓦崗敗亡之後大多作鳥獸散,回自己老家務農去了。
如果朝廷在中原大量招兵買馬,很容易招募到這些瓦崗餘孽,楊廣自然不會容許這些人混入十二衛之中,從而埋下不小的隱患。
可若是從遠一些的河北和江淮招募新兵,又讓楊廣不自覺回想起了當初驍果軍就是因為思鄉情切,從而生出了背叛他的心思,最終在宇文兄弟和司馬德堪等人的攛掇下,發動了江都之變,險些害要了他這個皇帝的命。
有了驍果軍的前車之鑒,楊廣也隻能斷了派人去河北和江淮招募新兵的想法。
因為種種顧慮,回到江都快一年時間了,他這個皇帝直接掌控的兵馬並沒有增加一兵一卒,依舊還是三千侍衛加上一萬多江淮士卒。
如今這三千侍衛還要守衛宮禁,這一萬多江淮士卒也要守衛京畿,根本不可能派去增援河東戰場。
因此,當河東戰事一觸即發之時,朝廷竟沒有一兵一卒可以派去增援河東。
楊廣沒有辦法,隻能在正月初一就派人將裴世矩等三人宣進宮,想看看他們三人有沒有什麼辦法。
隻不過當裴世矩等三人聽到楊廣有意往河東增兵,一個個都不由麵露為難之色。
畢竟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他們三個又不會撒豆成兵的妖法,總不能憑空變出幾萬援兵出來吧。
楊廣看在眼裡,雖然知道他們的難處,但神情還是有些不悅道:
“你們三位皆是朕最信任的肱骨重臣,難道三個人都就想不出一個增援河東的法子嗎?
朕記得堯君素在蒲州不是還有一萬多兵馬嗎?讓他分出幾千兵馬去增援秦昇如何?”
之前盧楚等六人因罪下獄,洛陽朝廷出現了不少空缺,裴世矩便在江都向楊廣舉薦了堯君素入朝為官,輔佐留守東都的越王楊侗。
楊廣也有感於堯君素對自己和大隋的忠義,封他做了黃門侍郎,前往東都輔佐越王楊侗。
隻是堯君素前腳剛離開蒲州,李淵便派自己的女婿趙慈景率軍來攻打蒲州,差點就攻下了蒲州。
好在堯君素聽到蒲州告急半路折返回來,最終與留守蒲州的部將王行本裡應外合殺退了唐軍,唐軍主將趙慈景更是死在了亂軍之中。
經此一役後,堯君素便以黃門侍郎的身份繼續留守蒲州,如一根楔子一般死死釘在了河東,阻斷了李淵的東進之路。
喜歡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請大家收藏:()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