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言重了,此次兵敗河東,絕非你一人之過,你又何必如此自責呢!”
屈突通的話讓李世民心中越發有些難受,他深深吸了一口氣,而後沉聲問道:
“屈突公的大恩,我李世民必將銘記於心,還請屈突公無論如何都要自己保重,哪怕是落到隋軍手中,我李世民也會不惜一切代價贖回屈突公的。”
屈突通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也知道他不是在說說而已,卻還是苦笑一聲,搖搖頭拒絕他的好意道:
“殿下這又是何苦呢?說句不好聽的,殿下應該很了解陛下的性子,我若是活著,恐怕我的妻兒一個都活不成。”
李世民聽完麵色一時有些黯然。
他明白屈突通的意思,也知道他沒有說錯,以自己父皇的性子,若是屈突通能以身殉國,他還能看在屈突通為國捐軀的份上,寬恕他之前兵變的罪過,不再為難屈突通的家人。
相反,如果屈突通兵敗被俘,沒有以死報國,恐怕自己父皇隻會新仇舊恨一起算,將氣全撒在屈突通的家人身上。
如此看來,屈突通這次無論如何都難逃一死,區彆在於是死在隋軍手中還是死在自己父皇手中。
屈突通見李世民如此模樣,反而笑著寬慰他道:
“當年我屈突通兵敗稠桑,本該以死來儘人臣的忠節,可我卻因為惜命,苟活至今。
如今我多活了這麼多年,也該知足了。”
李世民聽完心中越發難受,沉默了許久,最終以四指指天,沉聲起誓道:
“我李世民在此立誓,從今往後,屈突公之妻便是我李世民之母,屈突公之子便是我李世民之弟,我無論如何都要保全他們,絕不讓任何人加害半分。
若是有違此誓,天人共棄,死後甘墮阿鼻地獄,永世不得輪回。”
聽李世民立下如此毒誓,屈突通也不免有些動容,而後歎了一口氣道:
“有殿下這番話,我屈突通也算死得其所了!”
兩人又交談片刻後,屈突通便催促李世民儘快去安排渡河事宜,切莫耽誤良機。
李世民無奈,隻能告辭而去。
隻是他剛走出帥帳,就有親兵給他帶來一個十分不好的消息。
他的好叔父,淮安王李神通,趁著所有人都在忙於準備渡河,無暇顧及他之時,帶著十幾名親兵偷偷跑了,如今已不知去向。
聽到叔父李神通偷跑了,李世民先是微微一怔,隨即有些苦澀一笑。
之前唐軍開始從晉陽城下撤軍之時,他知道自己叔父李神通已經很難再掀得起什麼風浪,便下令解除了對李神通的軟禁,讓他跟著大軍一起撤回關中。
這一路上李神通表現得都很老實,沒有整任何幺蛾子。
可沒想到到了蒲津渡之後,他竟找機會逃之夭夭了。
李世民也能猜到李神通為何會跑,無非就是因為兵變之事,他已經再也不相信自己這個侄兒,更害怕自己會殺人滅口從而掩蓋兵變之事。
親兵看著李世民神色有些陰晴不定,便忍不住出言問道:
“殿下,要不要派人去將淮安王給找回來。”
李世民低頭想了想片刻,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道:
“不用管他,由他去吧,你們去準備渡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