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竇皇後仙逝以後,秦王李世民便深居簡出,每日在府中簡衣素食,為亡母竇皇後守孝。
眼看李世民如此虔誠守孝,李淵也不好選在這種時候跟他提收回兵權之事,隻能暫且擱置此事,一切等李世民守孝期過後再說。
可沒想到,他沒找李世民,李世民卻在竇皇後去世之後的第十三天主動進宮麵聖。
李淵雖然不知道自己兒子的來意,卻還是在禦書房見了他。
或許是因為他們兩人都剛失去至親的緣故,父子二人的心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再無上次見麵時的劍拔弩張。
看著眼前一身素服的次子,李淵先前對他的不滿和怨恨雖說不至於立馬煙消雲散,但也淡化了不少。
不管怎麼說,李世民都是他李淵的兒子,他也不相信李世民會完全不在意他這個父皇的死活。
或許正如竇皇後生前說的那樣,他隻是他隻是將河東看得太重,一時衝動做下了錯事。
隻要他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今後依舊是他李淵最能征善戰的兒子。
而一切也似乎正如他猜想的那般,李世民在行過禮後,便立即從袖中取出兩枚魚符,呈給李淵,恭聲道:
“父皇,這是你之前派兒臣出征河東之時,交給兒臣的魚符,以及你之前交給叔父的魚符,如今一並交還給父皇。”
李淵看著眼前的兩枚魚符,又看了看李世民,雖說目光有些複雜,可心中的一塊石頭好歹是落了地。
李世民回京那麼久,自己遲遲沒有派人去收回兩枚魚符,除了是看在死去的竇皇後的麵子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跟李世民徹底撕破臉皮。
畢竟李世民帶回來的五萬兵馬如今就駐紮在長安城附近,由李世民的心腹大將侯君集等人統領,最重要的魚符又在李世民手中。
他擔心一旦自己對李世民逼得太急,逼得自己兒子不得不鋌而走險,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李淵隻能暫緩此事,希望找個合適的人去勸說李世民將魚符和兵馬交還回來。
可沒想到這個合適的人還沒找到,李世民就自己主動將魚符交還了回來。
雖然不知道自己兒子歸還魚符是形勢所迫還是發自真心,對於李淵而言,隻要能拿回魚符,便是了了一樁心事。
也因為李世民肯主動交還魚符,他心中對這個次子的最後一絲不滿也徹底煙消雲散了。
他正想著如何安撫和勉勵李世民之時,李世民下一句話卻瞬間讓他傻眼了:
“父皇,自從母後過世後,兒臣再無心軍國之事,所以懇請父皇準許兒臣辭去一切官職,為母後守孝三年。”
一時間,李淵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可隨後他看了看李世民平靜如水的麵龐,便知道這個次子沒有再跟自己開玩笑,更不是在跟自己慪氣。
這一刻,李淵是真的慌了。
因為他很清楚,大唐離不開李世民。
尤其是如今大唐正處於風雨飄搖之時,如果自己真的放任李世民辭官守孝,大唐當真是回天乏術。
可隨後,他看了麵前禦案上躺著的兩枚魚符,心中突然泛起一陣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