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將帥帳內的其他人屏退之後,沈綸思量再三,還是決定親口跟王世充說清楚王玄應之事,以了結自己一直以來的心結。
“鄭國公,關於令郎之死,我一直深感愧疚……”
隻是他剛開了口,王世充便大手一揮,直接打斷了他的話,隨後淡淡說道:
“我兒之死,要怪隻能怪他自己,明知自己身負重托,還要流連於煙花之地,沉醉在溫柔鄉中,最終落得如此下場隻能說是咎由自取,與人無尤!”
聽到王世充將一切責任都推到死去的王玄應身上,絲毫沒有怪罪自己這個始作俑者的原因,沈綸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了地,對王世充的胸襟越發佩服。
畢竟殺子之仇,不共戴天,哪怕是他的父親沈法興,都未必有如此心胸可以跟間接害死自己兒子的人一笑泯恩仇。
似乎是怕沈綸再提自己兒子王玄應之事,王世充主動說起了自己來見沈綸的緣由:
“世子,其實我今日來見你,是想來跟你商量一下明日正式起兵傳檄之事。”
沈綸聞言不由微微一怔,隨即有些不解問道:
“家父說鄭國公已經派人去聯絡了蕭銑和朱粲,難道鄭國公不等到他們答複之後再正式起兵嗎?”
王世充看著沈綸,靜靜反問了他一個問題:
“若是蕭銑和朱粲拒絕出兵,難道我們兩家就不起兵了嗎?”
沈綸一時被王世充的問題問得無言以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後,王世充又繼續沉聲說道:
“既然不論蕭銑和朱粲答不答應出兵,我們都要起兵討伐秦昇,那為何還非要等到他們的答複再起兵呢?”
說到這裡,王世充重重歎了一口氣:
“還有一事我不得不告訴你,那就是秦昇已經從河北和河東抽調了大量兵馬南下,若是我們再拖著遲遲不起兵,形勢隻會對我們更不利。”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明日正式傳檄天下,起兵討伐秦昇吧。”
沈綸也不再堅持,畢竟在他臨行前,父親沈法興特意叮囑過他,隻要緊緊掌握住兵權不放,其他的事都可以聽從王世充安排。
但他還是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隻是鄭國公打算以什麼理由起兵討伐秦昇呢?”
王世充笑而不語,隻是從袖中取出一份檄文交給沈綸過目。
沈綸接過檄文,展開一看,隻看了前麵幾行字,卻忍不住為之一怔。
因為檄文上麵寫的是,先帝楊廣乃是被被人毒害身亡,而毒害他的人正是她的女兒丹陽公主楊翎。
而楊翎之所以要罔顧人倫毒害自己的父皇,自然是受自己的駙馬秦昇蠱惑,妄圖助自己夫君謀朝篡位,從而將來將他們的兒子秦恪推上皇位。
先帝知道自己遭女兒毒害之後,自知命不久矣,便寫下一份遺詔,托人輾轉送給了身在江都的鄭國公王世充,要他起兵討伐逆賊秦昇,擁戴越王楊侗繼位。
喜歡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請大家收藏:()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