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的山村燈火通明,一年一季的農神祭是村裡最為重大的節日,村子裡的婦人會在穀場點燃篝火,置辦起上百席的吃食。
村子的祠堂裡老族長帶著全村各家的主戶,祭拜先祖秉承先人。把一年來的豐收和喜悅告知先輩,也期盼著先人能護佑後輩的日子紅紅火火。
這時也會把出生三年後依然健康的男丁逐一記上族譜,告知先人後人也在開枝散葉未斷了傳承。
老族長帶領著族中的長輩擺上貢品香案,仨柱高香請出高掛在祠堂頂端的龍首,村裡最為強壯的漢子退下上身的衣衫,伸出三指從香爐裡粘上香灰鄭重地抹在臉上,躬身三拜一紮褲袋龍首高杆紮起,一路高舉著跨出祠堂。
屋外是祭祀帶領的娃娃們身著彩衣臉帶麵具,漢子走出祠堂時便蹦跳著圍著龍首高歌跳躍,嗩呐聲催喇叭嗚咽,木棒敲擊木鼓的的節奏裡,歡快的舞姿中帶著莊嚴與肅穆。
當龍首遊走著出了祠堂,各家各戶的大門裡,家裡成年的孩子赤裸上身,臉塗油彩,手中同樣高舉著一截麥稈編就的龍身。
龍首前移龍身彙聚不一會上百米的龍軀婉轉延綿,沿著山林村落一步步搖曳著飄向世代耕耘的農田,赤裸的上身汗水流淌,在初寒的天氣裡冒出滾滾白色的煙霧,一路高歌一路歡騰。
寓意著後輩子孫不畏嚴寒,不怕苦難,秉承前智在用辛勞和汗水富足自己的家園。村子裡的姑娘出門時身著麻衣,臉上同樣戴著麵具。
這是告誡同族不以色娛人,勤儉持家。齊大先生溜達著來到村裡時,村裡的龍軀在龍首的帶領下剛剛進入穀場。碩大的穀場上篝火升騰,一條長長的案幾上擺滿了食物,老族長此時正站在高台上笑嗬嗬的撫動胡須,手中的竹帳今日也換成了代表族中威嚴的龍頭藤帳。
身旁幾位族老亦是滿臉歡愉,這一刻的農人骨子裡透出來的喜悅將夜色儘染,月光柔和星星閃爍幾朵浮雲被風悄悄帶走。
齊先生知道此時的老族長顧不得自己,隨意找了個背風的草垛,慵懶的斜靠在上麵,齊先生喜歡這樣的場景,農人千百年來的傳承裡透著神秘和未知,也寄托著希望與繁衍。
祖輩刀耕火種的從荒野中學會逐獵,學會創造工具,從山洞聚居,到部落集散,一代代的先人們從生活裡汲取知識和經驗,用壁畫龜甲獸骨續寫傳承。祖輩們崇敬天地,將精神寄托於圖騰,將收獲賦予雙手。
千百年的繁衍延續,文明一次次更迭,農人心裡依舊不變的是對祖先的尊崇,長長的遊龍祈禱風調雨順,高高的社火百席佳肴傳遞著平等與分享。
席先生嘴裡叼起一截巴掌長的麥稈,兩根手指夾著深吸一口,吐出一口濁氣,樂嗬嗬的自己開心起來。
這樣的祥和與喧鬨完美的融合,讓夜裡的風都變得輕柔起來。
遠遠看著向自己奔跑過來娃娃們,齊先生急忙盤膝坐了起來,嘴裡的麥稈隨著一聲輕唾飛了出去。
跑過來的娃娃們是幾個經常來學堂的小不點,蹦蹦跳跳嘰嘰喳喳的遠遠跑來又急速的停在原地。腳下的小鞋子滑行的痕跡都不加掩飾,整理衣衫躬身施禮
“見過先生!”
乖巧的鞠躬行禮後又嘻嘻哈哈相互撞擊著圍了上來,鐵匠家的牛牛是個憨憨的小胖子,抓著腦袋上的揪揪,明亮的大眼睛透著純淨,
“先生一會你能去我家的席麵吃麼,我阿爺一定很開心,我家做了羊肉餑餑。”
說的自己都忍不住吸溜了下口水,又笑嗬嗬的用期盼的眼神看著席先生,這時其他的幾個娃娃可不願意了,你拉我拽的不甘示弱的叫了起來,
“先生去我家的席麵,我去拿阿爺的酒給你喝,我阿爺釀的酒供給城裡的酒樓的,可好喝了。”
小草小花擠不進來,一起簇擁著花嫂家的二妞往裡擠,二妞可是個女壯士,一頂一幢的將身邊的娃娃擠開,粗大的小胳膊和蓮藕一般,手臂一擺劃出一個大圈,嘿嘿的衝著齊先生喊著;
“齊先生去我家,我阿娘做的罐罐雞,有那麼大一個雞腿。”
說著手臂畫出一個巨大的範圍,屠夫家的於旺呀了一聲
“比我家的豬腿還大,乖乖,那不是個鳳凰雞。”
二妞聽見嘲諷,衝著於旺揮動拳頭:
“於豆豆,我揍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