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左手拿著密折,雙眸微微眯起:“廠臣。你去替朕,寫一道密旨。然後八百裡加急,送到直隸總督尤世威的手裡。”
魏忠賢回過神來,放下手裡的桃木梳,雙膝跪倒在地:“明白,皇爺。”
過了一會,魏忠賢打開空白聖旨。磨好了墨,拿起毛筆。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朕提拔李自成,為朱雀軍參軍。請尤愛卿不能鬆懈,打起十二分精神。盯緊南直隸和市舶司。收到關稅,每個月登記入冊.月底派兵護送進入京畿。所有關稅,送入國庫。”
朱由檢雙腿盤坐在軟塌上,右手拿起妃子笑荔枝,撕開荔枝皮放進嘴裡。
嗯,真甜啊。後世的荔枝,就是好吃。
魏忠賢放下手裡的毛筆,走到朱由檢麵前:“皇爺。寫好了。”
朱由檢慵懶的姿態,乾脆躺在軟榻上,翹起二郎腿:“嗯,寫好了就派人八百裡急遞。送到南京。”
魏忠賢:“是,皇爺。”
“對了,召見秦閣老.戶部尚書畢自嚴。兩人入宮,朕要和他們商議國事。”朱由檢冷不丁開口,叫住魏忠賢。
魏忠賢剛剛走到暖閣的門口,停下腳步:“遵命,皇爺。老奴待會親自去內閣一趟。”
.....
武英殿,內閣值房。
魏忠賢穿著大紅色鬥牛服,腳步匆匆忙忙。跨過門檻走進來。
“秦閣老,陛下有急事,要召見你。”魏忠賢徑直走了進來,看著正在處理六部政務的秦良玉。
秦良玉愣了一下,連忙站起身。吹了燈籠裡麵的蠟燭。
“魏公公,前麵帶路。我跟你去見陛下。”
東直門,戶部尚書畢自嚴府邸。
畢自嚴接到錦衣衛的上諭,便急忙換衣服,穿上自己的官袍,坐上轎子進攻麵聖。
.....
乾清宮,東暖閣內,燈火通明。
朱由檢手裡拿著一個宣德貔貅燭台,地麵上鋪設一張大明兩京十三省輿圖。
方正化風風火火跑過進來,手裡拿著一本明史。
“皇爺。找...找到了,在史官的文獻館找到的。”
“明史·鄭和傳。”方正化氣喘籲籲,來到朱由檢麵前。
朱由檢把手裡的宣德貔貅燭台,交給方正化:“辛苦你了,方正化。”
伸手打開《明史·鄭和傳》,朱由檢看得非常認真。
[鄭和,本姓馬......從永樂年間到宣德五年,七次南下西洋。南京龍江船廠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
朱由檢若有所思,喃喃自語:“四十四丈?”
明代1丈≈2.83.2米,那麼44丈約等於125140米。
當然,《鄭和傳》上麵記載。鄭和艦隊是混合編隊,鄭和寶船僅為旗艦,其他船隻包括馬船運載馬匹、物資)糧船補給食物、淡水)戰座船護衛、軍事防禦)水船專門儲存淡水)
朱由檢表情嚴肅:“這樣看來,造價也是很高昂。”
朱由檢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建造鄭和寶船。最起碼,要建造20艘,作為旗艦。
他心裡估計,一艘鄭和寶船的造價,最少都要五十萬兩白銀。
那麼二十艘寶船,那就是高達1000萬兩。
這筆錢,必須花。
正好,孫傳庭和尤世威兩人,都在南京城。統帥著八萬大軍。
把這件事交給他們,讓孫傳庭在南京龍江船廠。招募船工和工匠,重新打造鄭和寶船。
“皇爺,秦良玉和戶部尚書畢自嚴到了。”魏忠賢這個時候,走進乾清宮。
朱由檢回過神來,轉過頭看著魏忠賢:“辛苦了,忠賢。帶著秦閣老和戶部尚書進來吧。”
“是,皇爺。”
魏忠賢畢恭畢敬,轉過身去帶著秦良玉和戶部尚書畢自嚴,走進暖閣內。
秦良玉身穿一品官袍,大紅色的官袍。身前的撲子繡著六隻朱鹮,神態栩栩如生。
“臣!秦良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戶部尚書畢自嚴。叩見陛下,陛下聖躬金安。”
戶部尚書畢自嚴,身穿二品文官官袍,頭上戴著黑色烏紗帽。恭恭敬敬雙膝跪地,伏地叩首。
“都起來吧,兩位愛卿。”
朱由檢轉過身子,表情嚴肅。看著秦良玉和畢自嚴。
“不知陛下,深夜召見有何事?”戶部尚書畢自嚴,表情鄭重而嚴肅,雙手作揖。
“是這樣的,朕讓方正化去史官文獻,找到了鄭和傳。”
朱由檢說完之後,把《明史·鄭和傳》,交給了秦良玉:“秦愛卿,你看看。”
秦良玉雙手作揖,然後伸手接過鄭和傳。從頭到尾看了起來。
“陛下...是想要重新打造鄭和寶船?”秦良玉看完之後,試探性的開口。
朱由檢點了點頭,表情十分嚴肅:“沒錯。朕準備撥款一千萬兩白銀,運送到南京城。交給孫傳庭和尤世威。”
“在南京龍江船廠建造,二十艘鄭和寶船。重塑我大明水師的輝煌。”
噗通!一聲。
戶部尚書畢自嚴,聽完小皇帝這番話。情緒很激動:“陛下,三思而後行啊。現在國庫沒有那麼多錢。”
“放屁!畢自嚴。朕記得不久之前,1200萬兩銀子送進國庫,登記入冊。”
朱由檢頓時火冒三丈,狠狠嗬斥道:“朕不是傻子,沒有那麼好騙。”
“還有今天,巡鹽禦史吳淳夫.李夔龍,共收了351萬兩鹽稅。”
朱由檢聲音驟然拔高:“這三百五十一萬兩白銀,沒有進入朕的口袋。而是全部送到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