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大朝會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朱由檢安撫了鄭芝龍,讓他站到武將勳貴的隊伍。緩緩走上丹壁台階,意氣風發坐在龍椅上。
“內閣和兵部,你們有沒有收到三邊總督洪承疇的折子?”
朱由檢從曹變蛟的手裡,接過自己的龍泉寶劍。注視著內閣次輔秦良玉,兵部侍郎李邦華。
李邦華作為兵部侍郎,身穿三品武官官袍,胸前繡著三隻老虎。頭戴黑色烏紗帽,向前一步舉起芴扳:“回稟陛下!兵部到昨天為止,還沒有收到三邊總督洪承疇的折子。”
巡按禦史吳生生,身穿五品紫色官袍。走到了中間,問心無愧的舉起芴扳:“陛下。臣,禦史吳生生。要彈劾遼東督師,內閣首輔袁可立!”
唰——
所有大臣,十分的震驚。看著這位年輕的禦史。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頭上的十二冕旒晃動。麵無表情淡淡問道:“這位愛卿,原因是什麼?”
“陛下。臣鬥膽直言進諫。”
“陛下,曾經讓司禮監下了聖旨。命令遼東各部,嚴守錦州.山海關.寧遠。不得擅自出戰。”禦史吳生生,昂首挺立。說出這一番話。
“這難道不是抗旨嘛?”
“秦閣老,您是內閣次輔。這道聖旨,您應該有印象。”
這下子,秦良玉本想置身事外。
誰也想不到,這個吳禦史。居然這件事,毫不留情的牽開。
“陛下。臣不是東林黨人。”
“臣今天之所以進諫,就是袁可立。公然違背聖旨,這是欺君之罪!”禦史吳生生雙手握著芴扳,鏗鏘有力的喊道。
朱由檢緩緩閉上雙眼,不禁有些頭疼。
但是,他又不好責罰。這道聖旨,確實是自己下的。
袁可立事先沒有商量,擅自出兵。這也是事實。
朱由檢緩緩抬起左手:“吳愛卿。袁閣老早在五天前,就已經上了折子。像朕請罪。”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當然,朕還是要小懲大誡。司禮監!內閣!”
“傳朕口諭,內閣首輔袁可立,擅自出兵,小懲大誡。扣除半年的俸祿。”朱由檢聲音洪亮,緩緩開口。
秦良玉回過神來,連忙向前一步。舉起手裡的漢白玉芴扳:“是!陛下。待會退朝之後,內閣就派人傳旨。”
她自己鬆了口氣,陛下小懲大誡。沒有剝奪袁可立的官職。
這是現在最好的辦法,也是兩全其美的辦法。
禦史孫之獬,看著這一幕。連忙走出來,想要博取名聲:“陛下。臣也要彈劾,彈劾袁可立,擁兵自重。請陛下罷免袁可立,遼東督師”
朱由檢麵色一沉,果斷拔出手裡的龍泉劍。
鏘!
“汝,叫什麼名字?”朱由檢右手握著龍泉劍,閃耀著鋒利的寒芒。漫步走下丹壁漢白玉台階,來到孫之獬。
“呃,陛下臣叫孫之獬。”
孫之獬嚇了一大跳,連忙雙膝跪到在地,用頭杵地。
朱由檢聽到這個名字,頓時流露出一絲殺機。
孫之獬,又是一個“清官”。1644年,先是投降闖王李自成,然後又投降了滿清。
而且,這個人在天啟年間。還投靠了魏忠賢,算是一個閹黨。
但是,孫之獬又和東林黨人走得很近。
.....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陝北地區。黃土高坡上,延綿起伏的高山,一處窯洞內。
闖王高迎祥,和其他農民起義軍首領商量。
“大明朝廷,新任命的三邊總督洪承疇。現在在陝西,施行堅壁清野的政策。”
“陝北所有的縣城,全部遷移農民。收割田地裡的西番麥玉米)。”
“現在的鄉村,基本上都是空空蕩蕩。沒有留下一粒糧食,一顆西番麥。”
“闖軍現在,裹挾了五萬多百姓。”高迎祥滿臉的嚴肅,身穿搶來的鐵甲。手裡拿著一把長槍。
高迎祥現在,十分的苦惱。每天太陽初升,就有五萬多張嘴嗷嗷待哺。
起義軍首領王嘉胤,額頭上綁著一條白布,語出驚人:“闖王。實在不行...我們可以用百姓,作為軍糧。”
“三國時期,曹操麾下的謀士程昱,就曾經這麼做過。”
王嘉胤在陝西府穀縣聚集大量饑民、延綏鎮逃兵,攻占府穀、黃甫川等地,成為陝北最早的起義軍之一。
“我們麾下的士卒,自己都吃不飽飯。”
闖王高迎祥,表情嚴肅,視線環顧一周看著二王,說出自己的想法:“殺百姓,充做軍糧。一旦傳出來”
“誰還願意跟我們造反?”
“失去民心,我們就必死無疑。”
起義軍首領王嘉胤,麵色難看,臉頰頜骨消瘦。長著一張馬臉:“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們難道等死嘛?”
起義軍首領王自用,坐在旁邊。充當和事老安撫道:“王將軍。你彆激動嘛,冷靜下來。總能想到辦法的。”
闖王高迎祥深呼吸,看著眼前的二王。表情嚴肅:“洪承疇的堅壁清野,讓我們義軍。無法輕鬆獲得糧食。”
“如果我們,攻打西安.寧夏.鹹陽.甘肅這些大城市,又沒有火炮和火銃。”
“我們不能做虧本生意。”高迎祥擺了擺手,腦子轉的飛快。
“我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避實擊虛,不固守一城,依靠機動性拖垮明軍。”闖王高迎祥,緩緩開口麵色嚴肅。看著
起義軍首領王嘉胤。
“好!我也是這麼想的。”
“我們像東,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省境內。進攻山西的河曲縣、保德縣一帶。”起義軍首領王嘉胤,伸手從鐵甲的裡衫內,取出一張山西輿圖。
“河曲縣是一座小縣城,陝西和山西的交界處。”
現在的問題,緊隨而來。
起義軍首領王自用側過身,目光對準這張山西輿圖。不由得眉頭緊鎖:“去山西,不是不行。老話說得好,樹挪死.人挪活。”
“但是,高將軍.王將軍。你們有沒有想過,東渡黃河需要船隻。”王自用作為起義軍的首領,當然不是傻子。
“我們沒有工匠。就算砍伐樹木,製作竹筏。也需要大量的竹子。”
“陝西連續五六年大旱,早就赤地千裡。”
“船隻靠著去搶漁民。”闖王高迎祥,十分的果斷。
“我們必須要放棄,一半的流民。”
起義軍首領王嘉胤,咬了咬牙麵色堅定:“這些裹挾的流民,都是累贅!我不需要他們。”
“除非...拿人肉...做軍糧。”王嘉胤的臉上,流露出瘋狂的神色。
高迎祥擺了擺手,連忙製止道:“不行,你把他們全部殺了。事情瞞不住的。”
“到時候,我們就會失去民心。沒有百姓願意幫助我們。”
高迎祥咬了咬牙,沉聲道:“這樣吧,五萬名裹挾的百姓。全部遣散,讓他們離開隊伍自生自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