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瀾台,春雨初霽,青瓦微濕,堂前新植翠竹三十株,取“策道不息”之意。
自江東歸來,諸葛亮未曾片刻歇息,入閣三日,修律五卷,議綱八篇。瀾政之基,至此始立。
此日晨光破曉,瀾台大堂列席而滿。主台高懸“問政於人”金匾,諸葛亮、陳宮、高順、趙雲並列而坐,各持卷策。策案文吏三十餘人整衣肅立,神情肅穆。
呂布親臨坐首,目光如刃,巡視眾人。
“今日開四議。”呂布開口,聲震堂宇,“議策、議軍、議法、議心。”
第一議:瀾策施行。
陳宮率先起言,朗聲道:“瀾策初立,諸郡執行混亂。主張由策閣設三統,分理民、農、稅三政,設吏以代,先立規矩,再談推行。”
諸葛卻緩緩搖頭,道:“規矩可立於後,信任先得於前。民心未服,法條縱多,紙上而已。”
宮冷笑一聲:“民心無常,法度可守。若皆以心為本,世豈有律?”
諸葛不怒反笑:“民心無常,是因未見公道。瀾策要做的,不是律人,而是教人明理。”
堂下文士頻頻頷首,數名青年策員更是暗自鼓掌,台上風雷暗藏。
呂布輕擊案幾,道:“此爭可留,但命令今出,三日內以張掖為本,設五問堂、十講所,諸地參照施行。先以德教入戶,後以政綱入書。”
趙雲領命:“末將願統百人巡使之,督教施政。”
呂布笑道:“好,子龍,你便為‘民安總巡使’,策行之眼,直查政行得失,兼聽民聲。”
趙雲躬身:“願踏千裡,不負此任。”
第二議:軍製更革。
高順抱拳進言:“軍法未明,三軍漸散。請準我以鐵律肅紀,立‘軍紀十條’,犯者斬,無赦。”
諸葛拱手:“十條當細閱,但順將軍之誌可嘉。軍不肅,無政可言。且可設軍政參議,使文武相監。”
宮頷首:“可由兵曹推人入駐軍部,三日一閱,旬報歸策案。”
呂布拍案:“準。”
高順再拜:“願以百人整風,十日肅軍。”
第三議:瀾律初成。
陳宮推案出卷,道:“此為《瀾律初編》草案,列二十條,依秦律、漢律、九章之法,合之於策綱。”
諸葛執卷細看,沉吟道:“此為‘製律’,尚缺‘問律’之道。吾提議增設‘問民堂’,以三季一議,百姓得入堂評法。”
宮皺眉:“荒謬!民可評法?豈非天下亂源?”
諸葛正色道:“非評權,而是議理。若法之不明,誰為守者?若法有不公,誰為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