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須第七日,江霧未散,戰未歇。昨夜三焰齊燃,周靖死於戟下,三營投降,江東兵潰,孫策震怒。未待一日緩氣,便調大將韓儀率主力自廬江而至,號稱“萬人鐵軍、斷橋不退”,於濡須江南布下重兵,意欲一戰挽頹。
北岸瀾台軍營未穩,高順率兵夜守東線,張遼整備破陣營,諸葛亮登高策劃,而呂布披甲自中營緩緩走出,望江而立,言辭如鐵:
“昨夜斷敵膽,今朝破敵骨。”
“橋在,敵必守。我布不退,戰至橋斷。”
他一揮袍袖,指向江心浮橋,語聲如雷:
“瀾軍聽令,全軍列陣,破敵南岸!”
鼓聲震起,旌旗如潮,赤心營首當其衝,破陣營隨後。浮橋如龍,連通江南,戰幕再啟。
江東主將韓儀早已築下重防,三千鐵甲攔橋死守。鹿角拒馬連排八重,營牆後弩箭如雨。
張遼先破三陣,斬敵一將,衝入前營。高順側翼分斧陣斬斷兩排拒馬,將敵陣撕開口子。
呂布策馬奔襲,畫戟揮起,一人先登橋前敵壁,連斬三將,親破前鋒,三軍喝彩。
“布王破陣,敵前陣已潰!”
士氣如潮,瀾軍再進三裡。
可就在此時,後方水道忽起轟鳴,一聲巨響震裂浮橋。
有人高喊:“不好!敵水軍斷我橋路,浮橋崩塌!”
江麵戰船三十艘突起,纜索被斬,橋心炸裂,半條退路沉入江中!
瀾軍驚亂:“橋斷了!敵伏擊水路,我軍被困江心——!”
敵軍趁亂反撲,韓儀麾下五營圍攻橋心,瀾軍進不得,退無門,頃刻陷入危局!
呂布目光如刃,當即策馬而回,怒喝一聲:
“敵斷我路,我破他命!”
“張遼斷後!高順造筏!諸軍破敵不回,寧死江上,不死浮橋!”
高順聞令,率破水營搶收斷材,架設臨時筏道;張遼斬陣於橋尾,布下刀盾雙環營,生生擋住敵騎衝鋒!
呂布馬踏血流,再破敵鋒,奮戟刺陣,斬敵將兩人。戰甲已裂,身負輕傷,仍不退半步。
敵軍狂攻三時辰,橋頭血流如注,瀾軍三進三退,終固戰線。
而此刻,江北高地,諸葛亮揮令,命東岸潛軍攜舟至西岸,暗度新橋,救布王全軍。
更於敵中投出密信,遞至江東副將鄭文麓手中。
鄭文麓,昔日江郡學士,早有歸心,得信後悄開南營一隅,放布軍北撤之路。
敵未察覺,高順斬營西門,張遼斷敵糧道,一日之間,破吳營兩處,生路初現!
夕陽西下,戰火未息,呂布立於斷橋之上,戰甲血染,畫戟指前,聲如雷鳴:
“我呂布無意奪江山,隻問你孫策——可許百姓讀書?可許百姓有田?!”
江南有人扔下兵器,低聲啜泣:“他……他說的,勝過千將。”
夜幕將至,江東士心動搖。
翌日清晨,孫策怒斥:“韓儀畏戰,浮橋不守,布王未擒,三軍空返!”
他摔碎兵符,冷聲道:“再有不守之將,一律按軍法處置。”
但江東將士不言,隻有人低聲回話:
“濡須三戰,不敵者非兵,是心。”
諸葛亮於高地執扇,低語笑言:
“橋斷不能困呂布,火圍不能滅赤心。”
“濡須之後,江東已無敵誌。”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