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歸瀾第三日,大雪覆原,寒風席卷魯陽山川。
黃昏時分,魯陽外十裡,巡哨軍急報邊境動靜——北嶺密林之中現騎蹤,初疑殘匪,然其陣行詭譎,晝伏夜行,動若猛獸,似非中原兵製。更有探子回言:敵軍黑甲三眼,語帶異音,不食不宿,似鬼非人。
瀾台震動。
呂布親召兵部、軍策堂緊急議議。軍圖鋪陳案前,火燭搖曳,帳中氣壓如山。
“並州胡亂早平,此軍何來?”陳宮沉聲問。
諸葛亮眉頭緊鎖,指著地圖邊隅道:“此地為太原舊嶺,昔年西北胡人‘烏桓’殘部退隱其間,傳說中曾有一支‘鬼麵軍’,主號烏延,善夜戰,馬步合行,尤擅襲擾。”
呂布一掌按在軍圖之上,語若刀鋒:“來者不善,非我不戰。”
趙雲躬身而請:“請王賜我三百輕騎,往太原探敵。”
呂布凝視片刻:“張遼同行。”
夜幕降臨,趙雲與張遼領三百羽林騎,穿雪林而行。雪夜漫漫,林深霧重,兵皆無聲,馬踏雪而不鳴。
三日三夜,入太原舊嶺。
第四夜,西嶺深穀突現異光。趙雲率人攀鬆嶺高處,遙見穀中密營。其營形如蛇伏,黑旗三眼,火光不照,全以青油火燭隱光,兵皆黑甲蒙麵,行如鬼魅。
張遼低語:“軍中無人言語,號令皆以骨哨、石鼓,非我中原兵典。”
趙雲目光凝重:“若此軍大舉南下,魯陽不保。”
正言間,一騎突出營外,繞林三周,忽然仰天一嘯,聲如狼嗥。趙雲警覺:“是誘敵之計!”
還未傳令,林中已爆出一陣密響,數十敵騎驟出如影,一瞬間將左翼包圍。
“撤陣!斜鋒突圍,不正麵戰!”趙雲斷喝。
三百羽林騎急如破風,張遼斷後,趙雲掩陣,火石紛飛,雪林震蕩。林中有火索橫飛,有流矢毒羽,所幸趙雲麾下皆驍勇之士,力破兩道包圍。
敵軍追擊不休,趙雲於亂戰中回馬三斬,三騎應聲墜地;張遼舞刀斬斷一騎統旗,趁亂率軍殺出雪穀。
破林時,敵軍放火圍林,幸趙雲策馬一躍,率兵蹈雪溪而過,斷敵火圍。
回營之時,軍中僅傷十七人,無一折將。
回營後,趙雲立於火前,脫盔述敵:“此軍嚴整無聲,不掠不擾,非圖利寇,乃探虛實者。”
諸葛亮聽罷,從卷軸中抽出一圖,遞於眾人:“此乃‘鬼麵軍’舊紋。昔年我曾見於西北壁畫,乃胡人戰巫之兵,死者不焚不葬,塗麵三目為其神。烏延為其舊主,傳言一生不露真麵。”
陳宮拈須思索:“若為烏延舊軍,其勢雖不大,然擅夜戰、善擾陣,若放其深入,後患無窮。”
呂布凝聲道:“子龍,你欲如何破敵?”
趙雲起身拱手:“請以我為誘,設伏鷹焰穀,引敵入殲。”
諸葛亮抬首:“鷹焰穀為舊陣廢地,穀中伏火密林若複布奇陣,可焚敵於夜。”
陳宮讚許:“以正破邪,奇中設正,此戰若破,瀾鋒之威可震西北。”
呂布點頭:“準奏。”
趙雲旋即擇將點兵,張遼為鋒,高順為翼,自選羽林與斥候三百,布陣於穀。
夜前,諸葛亮親自至穀口點陣,取舊《奇門五火圖》,設五伏火脈,以風為引、油為根、雷為勢。
翌日雪更盛,魯陽哨卒傳來敵軍調動之報——鬼麵軍三日內有入穀之跡。
趙雲披甲立於穀口,夜風拂麵,雪落如鋒。
張遼於旁輕聲道:“昔年我與烏延戰於高原,其兵奇狠,首級作號,三軍皆畏。”
趙雲卻不語,隻望著穀口黑暗深處,緩緩執起馬槊,低聲:“今夜一戰,破敵心膽。”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