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法正歸心 益州暗潮合流_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 > 第217章 法正歸心 益州暗潮合流

第217章 法正歸心 益州暗潮合流(1 / 1)

成都連日陰雨,霧氣未散。府台之上,水滴沿雕欄淌落,仿佛滴在法正心頭。

他坐於書齋之中,一燈獨明,案前鋪開的並非政務文書,而是昨夜由張鬆派人密送而來的民坊紙契總章。七十二坊,四百一十一人署名,字跡或工整或急促,皆真實無偽。其中不乏市吏、坊戶、書生、醫者,甚至有一頁落款寫著“禁軍副尉某”。

法正一頁一頁細讀,指尖不自覺微顫。契文最後一頁寫著:

“紙契為命,燈火為誓;主棄我民,民自擇主。”

這句話如一把鈍刀,慢慢割在他的心頭。他身為劉璋近臣,豈不知主公仁厚寬柔,卻每每畏首畏尾、拘泥名節,連燈契這等新法都懼若猛虎。

更何況,這些紙契的背後,是蜀人真切的願望。多年賦稅沉重、商路不暢、兵力外強中乾……成都雖未亂於外敵,早已疲於內耗。如今不過一紙一燈,竟能令坊市自治、禁軍退避、百姓自發巡護,若說這不是天命,他也難自圓其說。

門外雨聲淅瀝,有童仆低聲通報:“黃將軍已至。”

法正沉吟片刻,將紙契卷好藏於袖中,拭去額上汗意,披袍而出。

黃權立於雨廊之下,風吹濕衣,卻神色肅然。他未說寒暄之語,隻道:“時機已至,法君可願一會張鬆?”

二人對視片刻,無言轉身同行,踏入成都城西的舊學宮廢坊。

學宮殘堂之中,張鬆已候。桌前擺著溫茶,屋梁上舊桅燈覆有銅罩,燈光柔和,勾勒出三人眉宇間各自的沉重。

法正沒有寒暄,直言道:“若今朝主公點兵,坊中能否自守?”

張鬆道:“七十二坊,皆有燈火巡組,各坊自立紙契互保名冊。若劉璋攻來,能守三日。”

黃權接言:“坊民皆願保市保家,不求奪權,不設官府,隻求自理不擾。法君若願歸燈,我等可推你為城中總署主簿,調諧軍坊。”

法正默然許久,問道:“你等此舉,若為誅主,若為亂臣賊子,我斷不應。”

張鬆肅容起身,躬身答曰:“我等不為亂,隻為民心之正。如今成都之中,有人伏兵、有人藏章、有人靜坐燈下,隻盼一語明示。”

法正目光投向燈火,許久才緩緩道:“主不知變,民自變之。成都如今,雖未落城,卻已換心。”

他長歎一聲:“我不為反主,隻為成事。若成都可保一戰不流血、百姓不橫屍,我便歸燈。”

張鬆躬身:“此誓可立。”

法正右手執筆,在紙上寫下六字:“代署蜀中通政。”

黃權大喜,張鬆亦無言,三人對坐,燈火搖曳不滅。

翌日清晨,法正回府,以私吏身份將部分禁軍調離東坊,名曰“整頓軍儲”,實則為穩固坊市通道。又遣人送言於學宮:“紙契可講,可議,不可滅。”

劉璋知其意未明,尚未起疑。

而張鬆趁勢再派三人,夜入梓潼、涪陵、廣漢三地,說服郡吏私下歸順。短短三日之內,紙契在城中增至一百二十一坊,百姓自發繪“燈圖”,標明夜巡路線。市中再無人收舊銅劄,反以紙契論價。

學宮之中,一位名叫龐統的年輕講師,私下演講《契民之道》,言語激烈,一夜三百人抄錄流傳,次日紙價翻倍。

再五日,張任察覺城中異變,暗中奏報劉璋,請其夜襲張鬆。劉璋猶豫不決,法正卻以“張鬆尚在議書,未行亂命”為由,請主公暫緩三日。

這三日,就是天命之機。

江夏瀾府,諸葛亮接信後撫案沉吟,背後呂布持戟而立,望著窗外桅燈不語。

“成都幾日?”呂布問。

諸葛亮輕聲道:“再三日,成都自開;再五日,益州儘歸。”

呂布緩緩將方天畫戟收起,轉身走出燈署大堂。

“那便不必再寫檄文了。”他說,“到時我親自去拿那一座城。”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綁定扶持,開局暴擊十萬倍 高武:天賦差?我直接氪金加點 重生帶引擎 吳恩達的咒語 心聲泄露之後 闖靈山,踏淩霄,我為西遊第一仙! 我在修仙界搞關係 搬空養父母家,七零真千金養大佬 本想在星際摸魚,結果混成霸主了 織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