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江畔,晨風鼓浪,焦木與戰火殘留的氣息尚未散儘。大營帳中,諸葛亮靜坐於輿圖前,指尖輕敲案幾,眉頭微蹙。
“糧道連三日受阻,西汊小舟折返者已有五十餘艘。”趙雲執劍立於帳中,麵容沉峻,“吳軍以濕地設伏,雖未猛攻,卻死咬不退。再拖下去,我軍兵可戰,糧難繼。”
諸葛亮卻未即刻回應,良久,他起身繞案兩步,羽扇輕搖:“周瑜此計,不在速勝,而在緩困。吳軍水師為鋒,暗藏後圖。”
“他意欲拖我瀾台三月,使兵疲糧竭?”趙雲目光森冷。
“正是。”諸葛亮淡然一笑,語氣卻不急不躁,“但周瑜錯算一事——我瀾台諸將,皆非江東舊製可比,拖得住水道,拖不住破陣之誌。”
說罷,他手指一點輿圖,指向江南水道邊緣一片葳蕤蘆蕩:“蘆洲西南,有一古道,名曰‘風澤小灣’,舊時漁夫夜渡所通,曲折難行,但小舟可藏。”
趙雲眼中微亮:“軍師意在由此突圍?”
“非但突圍。”諸葛亮轉身,目光如炬,“吳軍將精銳皆投於西汊、東岸,反而忽略灣澤殘脈。我軍可遣信舟十隻,於夜霧中破封鎖,再設疑兵佯於主道,誘敵調兵。屆時,糧可複通,敵亦自亂。”
趙雲躬身:“願率快舟前往破路。”
“你不可輕動。”諸葛亮擺手道,“吳軍主帥周瑜多疑,若見你現身後營,必猜其非,反生警惕。”他轉而召來一名副將,“高順帳下,擅隱襲之術,命其率人暗渡。”
趙雲點頭:“如此,便由我坐鎮蘆洲,誘敵深入,以待其破。”
諸葛亮頷首,又提筆急書一令:“傳至前軍,三日內,勿再強攻,穩守不戰,設舟為營,築橋纜連岸,造‘浮鎖偽營’。示敵以懼,實藏鋒於後。”
命令一下,各營動作悄然起。瀾台軍不再爭渡糧道,反於水畔起堤列舟、紮營布旗,一副欲持久對峙之勢。
與此同時,江東大營中,周瑜負手立於水榭之上,望著遠處蘆洲煙霧繚繞,神情肅然。
“諸葛亮三日未動,疑是心虛,或在緩兵。”蔣欽低聲言道。
“非也。”陸遜在旁拱手,“亮之人,素來藏機。他若退,必有鋒後發。將軍可否於西汊之後,再設三重巡哨,以防奇襲?”
周瑜沉吟片刻,點頭:“命周泰帶輕舟一百,伏於風澤水口;再令淩統於夜間沿堤布火船空殼,造聲勢以惑其心。”
夜色降臨,瀾台軍主糧道依舊停滯。趙雲高坐寨中,觀江東水麵火影斑斕,輕歎一聲:“東吳這群人,終是不肯退。”
帳簾微動,一將入內,身著輕甲、麵沉如霜,正是高順親至:“主公有令,糧道之謀,明夜破之。”
趙雲一驚:“主公親令?”
高順點頭:“瀾王已至江北十裡,隱於雲嶺之側,兵未動,鋒已至。”
趙雲抬頭望向營外江麵,夜風漸起,水影搖曳。他低聲呢喃:“原來……他也在等這一刻。”
江風浩蕩,戰火未熄。敵未儘退,策未儘施。而那真正的破局之鋒,正悄然於黑夜之中逼近江東後營。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