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北郊,暮色沉沉,風吹旌旗獵獵。
馬騰立於西城樓,目光如炬,望著遠處天邊的烏雲緩緩壓來。他身旁站著身披重甲的馬超,雙目灼灼,隱隱帶著怒意。
“父親,涼州斥候來報,曹操命張既、夏侯淵沿秦嶺設寨,集兵三萬,似有吞並漢中之意。”馬超沉聲道。
馬騰緩緩頷首,轉身走下城樓,道:“漢中是蜀地門戶,若失此關,巴蜀儘失。曹操欲連通南北,自荊襄南壓漢中,再取西川,圖謀之深,非獨涼州所能禦。”
馬超緊握長槍:“我願率西涼鐵騎,直奔秦嶺棧道,襲其輜重!”
“不可。”馬騰擺手製止,“涼州騎擅野戰,不習山道攻堅。況且夏侯淵、張既非庸將,倉促出兵反為其所趁。”
“須先合蜀人之力,再聯瀾台之兵,以三方合勢,方能逆轉大勢。”
馬騰當夜召集部下謀士,草擬書信數封,派閻圃親赴建業,並遣人入蜀覲見劉璋。
翌日清晨,閻圃啟程,直奔江東。
建業軍府,諸葛亮正與呂布商議江口局勢,忽報西涼閻圃入見。諸葛亮展開書信,眉頭微挑,念道:“曹操窺漢中,圖合荊蜀。吾願馬超出兵隴西,以拒其鋒,然力有未逮,願瀾台共謀。”
呂布沉吟片刻,道:“馬超之名,我久聞。若其真心抗魏,可成我外援。”
諸葛亮點頭:“馬騰為人審慎,能識大勢。曹操欲取漢中之意已明,正是我等北策之機。”
當夜,諸葛亮布下三策:一則命趙雲率赤羽軍北上襄陽,進取武關,直麵秦嶺東南口;二則令高順屯兵江陵,聯防江口之地,固守荊南中線;三則陳宮駐守江口,設伏以遏張合南援。
更命水師沿漢水設哨,北聯巴郡,南通建業,徹查魏軍動向。
諸葛亮沉聲道:“若曹操全力攻漢中,則我可取荊州;若其分兵應之,則自亂陣腳。”
與此同時,許都曹營。
曹操麵色陰沉,案頭堆滿江南戰報。他沉聲道:“呂布未退半步,赤羽軍聲東擊西,使我諸軍寸難前行。”
郭嘉進言:“主公,南戰不利,然漢中未設重兵。赤羽雖銳,然根基未固,不如趁機奪之。”
荀彧亦道:“主公欲取中原,不能放任蜀地連江東。漢中若成敵後,天下不安。”
曹操遂拍案而起:“命夏侯淵、張既為前鋒,率三萬魏軍,自陳倉入穀,奪南鄭;再令曹洪、曹仁調兵援其後路。”
“我自駐宛,合張合、樂進,圍南陽以應之。”
魏軍隨即動員,大營如林,戰馬嘶鳴,旌旗蔽空。
而在蜀中成都,劉璋府中也接到了馬騰密信。幕僚法正低聲勸道:“主公,此局不可坐視。若魏得漢中,蜀危如累卵。”
劉璋卻猶疑不定:“蜀中尚穩,何必攪動兵火?”
法正冷笑:“主公若不能斷,終將人為刀俎。”
諸葛亮已料其性,另遣一策,命人潛入巴郡,鼓動巴地首領響應瀾台大旗,自起義軍二千,擾亂漢中西隘。
漢中境內,山路崎嶇,戰鼓隱響。張既與夏侯淵已越秦嶺入穀,沿棧道設寨三重,圖取南鄭。
趙雲率赤羽軍抵達武關之東,遙遙與其對峙。
“敵軍雖眾,但若可斷其糧道,敵軍三日自亂。”趙雲勘察地勢後,於夜間命精騎百人,潛行入敵後,點火焚倉。
焰火衝天,魏軍中營頓作混亂。赤羽軍乘機奇襲西寨,高順亦自側翼出兵,前後夾擊,一舉斬獲魏軍三百人。
夏侯淵震怒,率軍反攻,卻誤入山道陷阱,死傷慘重,不得不退守棧道高口。
遠在建業的諸葛亮聞訊,隻微微一笑:“漢中不過一局,但此局若勝,南北之勢,便由我定。”
星夜之下,漢中烽火漸燃,山林震動,蒼天亦似側耳而聽。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