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的陷落,標誌著西蜀防線的徹底崩潰,但趙雲、張遼與諸葛亮都深知,儘管劉備的主力已被擊潰,蜀漢的殘餘勢力仍未完全消失,劉備的心腹和少數精銳部隊仍在進行最後的反抗。接下來的戰鬥,將是呂布陣營真正贏得西蜀的關鍵時刻。
瀾台軍的補給已開始充足,士氣也逐漸恢複,但戰後的籌備卻沒有絲毫鬆懈。趙雲、張遼和諸葛亮密切配合,繼續加強綿竹及周邊地區的防線,確保沒有任何敵人能夠再度集結。對於劉備的殘餘勢力,他們也保持著高度警惕。
“趙將軍,北線的防禦已經加強,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徹底消滅蜀漢的餘孽。”張遼沉聲道,指著地圖上的各個戰略要點,“劉備的殘餘勢力雖然暫時未能恢複,但如果不給他們一點壓力,他們遲早會再次反撲。”
趙雲仔細地查看了張遼指點的防線,沉默片刻後,點頭道:“劉備雖然已退敗,但他從不輕易放棄。我們必須要保持足夠的戒備,切斷所有與外界的聯係,防止任何援軍的到來。”
諸葛亮則提議道:“目前,劉備的力量已經被徹底削弱,但我們仍需要打破他的心態防線。接下來,我會派人密切監視蜀漢的各個反抗勢力,確保他們沒有任何集結的機會。”
“接下來的戰鬥,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趙雲低聲說道,神情嚴肅,“雖然我們占領了綿竹,但劉備的頑強抵抗會讓戰局變得更加複雜。必須加快步伐,徹底消除他們的反撲餘力。”
張遼和諸葛亮都點了點頭,趙雲的每一個字都充滿著警覺。為了防止蜀漢從內部恢複力量,瀾台軍不僅要鞏固綿竹的防線,還要主動出擊,打擊那些潛在的敵人。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趙雲和張遼指揮瀾台軍加強了對周圍各大關隘的守衛,諸葛亮則開始部署間諜,確保劉備的殘餘力量無法與外部勢力取得任何聯係。每一條消息,都經過極為謹慎的篩選與分析。
與此同時,劉備在西蜀的殘餘力量並未完全消失。他雖然失去了綿竹,但在蜀漢的舊部與一些忠誠的將領心中,仍然有一絲希望。法正作為劉備的心腹,始終未放棄西蜀的未來,他積極聯絡東吳與曹魏,試圖尋求外部援助。
“曹魏若能出兵,便是我們最後的機會。”法正低聲對劉備說道,“但若東吳能夠派兵接應,西蜀局勢便有可能逆轉。”
劉備看著遠方,神情黯然。“可我如今隻剩下幾千士兵,如何與呂布匹敵?不過,正如你所言,若能依靠外援,便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法正點了點頭:“必須迅速行動,否則一切都將晚矣。若不儘快聯絡,蜀漢的餘力也將被徹底吞噬。”
與此同時,諸葛亮也開始發揮他的謀略,他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對蜀漢內部動向的監控。通過間諜傳回的消息,他已經掌握了劉備的意圖,並迅速調整戰略,確保蜀漢的反撲無從下手。
“劉備已開始聯係外援,曹魏與東吳都成為他求助的目標。”諸葛亮在大帳中與趙雲、張遼討論,“若不切斷他們的聯係,戰局將會變得更加複雜。”
“我們必須完全封鎖蜀漢的外部聯係。”趙雲的聲音冷峻,“加緊與東吳、曹魏的防線接觸,確保不留任何死角。”
張遼則提出了更為直接的行動方案:“我們可以派遣精銳部隊深入蜀漢後方,摧毀他們的聯係渠道,切斷所有外援的可能。”
諸葛亮微微點頭,目光中閃爍著冷靜的智慧:“正是,隻有如此,才能確保劉備的殘餘勢力無力恢複。我們不止要消滅蜀漢的精銳,更要從根本上阻止他們複蘇。”
趙雲沉思片刻,最終決定:“我們開始實施行動,接下來的戰鬥,將決定西蜀的未來。”
於是,瀾台軍的精銳部隊迅速展開,派遣間諜與特種部隊潛入蜀漢後方,斬斷他們與外界的所有聯係。與此同時,趙雲與張遼帶領大軍,全麵加強綿竹及周邊的防線,確保任何敵人都無法從此突破。
然而,劉備與法正並未輕易放棄,他們依然在蜀漢的廢墟中尋找著一線生機。儘管瀾台軍的步伐越來越緊,劉備的眼中仍有一絲不甘,他的心中堅信,西蜀的命運尚未完全注定。
“即使是呂布,天下也從未屬於任何一人。”劉備輕聲自語,目光堅定,“這場戰爭,未必已然結束。”
但他並不知曉,呂布的統治,已悄然鋪開,西蜀的局勢已經徹底改變。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