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之城,江風浩蕩,瀾台元年的詔書已然傳遍天下,舊魏、舊蜀、舊吳的疆土,皆被納入新紀元之中。朝野震動,士族議論不絕,百姓卻以驚詫混合期待的眼光望向這一輪新政。
六部初建,呂布並未讓其徒具虛名,而是立刻下令推行首批政令。吏部發文,要求天下官員重新登記任職,凡三國舊製之官,若不報到瀾台府衙,三月後即視為廢官;凡有才能之士,皆可入吏部考試,擇賢而用,不問出身。此令一出,天下讀書人無不振奮,許多原本出身寒門而無門路的士子,紛紛趕往各郡治所,報名參加吏部的考核。反觀舊士族,卻心頭發涼,他們賴以世襲的權力正被一點點剝離。
兵部則下令,將天下兵馬重新編製,凡舊魏、舊蜀、舊吳之兵,皆需在三月內整編歸籍。兵部尚書張遼親自主持此事,他命將士依戰功與操守分為五等,優者升,劣者汰。江東水師在石頭城重新整編,舊吳的水軍將校中,能者升為瀾台將軍,不能者則貶為卒伍。此舉雖令部分舊將心生不滿,卻也震懾全軍,使得瀾台軍權歸於一統。
戶部則推行丈量田畝之令,顧雍遣吏下鄉,丈量田土,重新登記戶籍,廢除舊時士族隱匿田地、私設戶籍之弊。百姓見之,驚歎不已,因舊時賦稅沉重,士族豪強往往將負擔轉嫁於平民,而今戶部派出的官吏公正量地,士族雖暗中抵製,卻不得不繳納舊隱之田。百姓紛紛在村頭廟宇焚香叩首,稱“瀾台為我等百姓做主”。
刑部由滿寵主持,修訂新律。新律規定,士庶同罪,凡犯法者,不論出身,皆依律治之。江東一處士族子弟酒醉殺人,本欲憑家世脫罪,不料滿寵下令嚴辦,當堂斬首。消息傳遍江南,百姓拍手稱快,士族卻愈發心驚,暗自傳言:“今之瀾台,真欲拔儘士族之根。”
禮部由諸葛亮主持,他下令修訂禮製,廣設學館,擇師授徒,不問貴賤。江東、蜀地、魏地的少年皆可入學,學習經典與兵法。諸葛亮在奏疏中言:“國之基在於禮,禮之本在於教。若要長治久安,必先廣開文教。”呂布大為讚同,下令於江東、許都、洛陽、成都等地設立瀾台學宮,以示新紀元之始。
工部則由陸遜主持,他奉命疏浚江淮,修複戰亂中毀壞的水利與堤壩。建業的堤防在連夜修築後,百姓親眼見到瀾台軍士不眠不休勞作,許多人自發前來送水送飯。陸遜心中感慨:昔日效力孫氏,所見多為征戰,如今卻能見政令以安民,這或許才是真正的大業。
新政初行,反響各異。百姓多稱頌,因他們首次感到律令與田畝不再僅為壓迫,而是確實帶來公正;士族多有怨言,暗中聚會,惶惶不安。然呂布並未急於大力打擊,而是以諸葛亮之言為策:“樹木新植,須先穩根,再剪枝。”於是瀾台朝廷一麵推行新製,一麵寬容士族,隻要其願隨政令而動,仍得以保家立業。
夜色深沉,呂布立於建業城樓,俯瞰江水奔流。他心知天下雖已歸於一統,但三國數十年的割據遺痕並未一朝消除。整合人心、穩固新製,比戰場廝殺更為艱難。然而他心誌如鐵,沉聲對身旁的陳宮與諸葛亮道:“孤自並州舉兵至此,所求不止一時之勝,而是萬世太平。今日新紀已定,他日便要使天下子孫,皆生於瀾台之治。”
江風獵獵,建業大旗之上的“瀾”字,在夜空下獵獵作響,昭示著一個真正統一天下的新紀元,已在曆史中展開序幕。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