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乘和王康正聊著。
門外一陣“哐哐哐”的雲板聲打破了平靜。
這是傳旨的信號。
緊接著。
門口傳來一聲尖細悠長地高呼:“聖旨到,王主事接旨!”
王康心裡一驚。
匆忙整理衣冠,表情瞬間變得嚴肅莊重。
李公公身著緋色公公服,頭戴烏紗描金曲腳帽,手捧明黃聖旨。
其身後跟著兩名小太監。
一人手持拂塵,一人手提香爐。
他跨過門檻邁入這清貧的小院,看到江玉乘,先是一驚。
隨即趕忙行禮道:“見過世子殿下。”
江玉乘點了點頭,未多言語,隻道了句:“你忙你的......”
說罷,便起身退到一旁。
李公公看著這簡陋的小院皺了皺眉。
他走到堂中站定,先將聖旨輕輕放在那張缺了角的桌子上。
正了正衣冠。
甩了甩拂塵。
隨後雙手捧起聖旨道:“王主事,接旨吧!”
王康趕忙跪地,做好接旨的準備。
李公公清了清嗓子,大聲宣讀起來:
“工部主事王康,位在中樞,職司營造,本當殫精竭慮,為家國興利除弊。”
“豈料其罔顧朝廷法度,私改工製,致使工程錯亂,實乃辜負朕之信任。”
“朕以寬容為念,未予重刑加身。”
“然公理昭昭,罪責難消。特旨削其主事之職,貶謫為縣令,發往潞城。”
“望其洗心革麵,砥礪自省,若能勤政為民,興利一方,或可贖其前罪,否則,國法森嚴,必無寬貸。”
“欽此!”
王康初聞聖旨時。
心內激憤於朝堂的黑暗與不公。
但轉瞬,失望如洪波湧起,將那憤怒淹沒,獨留悲涼與悵惘。
可當他聽到“發往潞城”時。
心中忽然一動!
轉念想到齊皇此舉或許另有深意,他眉頭一擰,眼神中泛起了些許沉思之態。
片刻後。
似是想通了其中關節。
原本黯淡地眼神再次明亮起來。
雙手伏地,恭敬道:“臣,王康謝陛下隆恩,臣定當謹遵聖諭,於潞城竭忠儘智,不負陛下期許。”
李公公接著宣道:“上諭:事不宜遲,還請王縣令速速動身前往潞城。”
王康深吸一口氣。
壓下萬般心緒,應道:“臣謹遵旨意,即刻啟程!”
李公公臨走前,又向江玉乘行禮道:“世子殿下,咱家告退。”
“公公慢走。”江玉乘點頭示意。
而後走進屋內。
輕聲對王康說:
“王兄,此去潞城,路途遙遠,你可要多保重。”
說著。
就從懷中掏出一袋銀兩,塞到王康手中:“拿著,路上彆虧著自己。”
王康連忙推讓:“彆,這我不能要!”
江玉乘佯怒,硬是將銀兩塞給他:“你我之間,何必如此客氣?”
“王兄!出門在外,錢多點沒壞處的!”
“行,那我便收下了。”王康隻得點頭應下。
他簡單收拾了行囊,便踏上了前往潞城的路途。
那背影雖顯落寞,卻也透著堅定。
江玉乘見狀,高呼一句:“王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王康轉過身笑了笑。
對著江玉乘深深一揖。
這一揖,飽含著對友人關懷的感激,亦有著對前路的無畏與坦然。
隨後便決然轉身,大步向前,漸漸消失在道路儘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