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
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低吟:“隻怕沒這麼簡單。”
這聲音雖輕,卻在大殿中格外清晰。
眾人循聲望去。
隻見說話的正是兵部尚書張猛。
張猛向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微臣聽聞,這汴州匪患並非單純的民生問題。”
“那些土匪行事詭秘,且裝備精良,不像是普通的土匪。”
“這背後......恐怕另有隱情。”
張猛這一番言論,瞬間讓朝堂上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魏相的臉色瞬間陰沉了幾分,皮笑肉不笑地看著張猛,“張尚書這消息,是從何處探來的?”
私自建立消息網可是大忌。
魏相抓住這一破綻,話中帶刺,“難不成,張尚書還有自己的消息網?”魏相故意把尾音拖得長長的,帶著幾分探究。
張猛被魏相這突如其來的質問弄得措手不及。
在這朝堂之上,麵對魏相這樣老謀深算的對手。
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就在張猛陷入僵局,不知如何應對之時。
清平司指揮使林錚站了出來,毫無懼色道:“這消息是我告訴張尚書的。”
“怎麼?有問題嗎?”
林錚的聲音洪亮,讓眾人都為之一振。
魏相眯起雙眼,目光陰鷙,“此等消息,林指揮使應當呈交陛下,怎麼會告知張尚書?”
林錚神色坦然,轉身麵向齊皇,恭敬回道:“回陛下,臣在汴州執行秘密任務時,路遇土匪劫道,便順手繳了他們。”
“在查看戰利品時,臣發現這些土匪用的兵器,質量上乘,製作精良。”
“臣還以為是自己常年待在清平司,與外界兵器製造的更迭生疏了。”
“所以特去請教了兵部尚書張大人,想弄清楚到底是老臣昏聵,不知如今兵器製造已如此精良,還是這些土匪背後有不為人知的勢力在支持。”
林錚微微頓了頓,看向魏相,“而且魏相怎知我沒有把消息呈交陛下?”
他這一番說辭。
不僅解釋了自己告知張猛消息的原因,還巧妙地反擊了魏相的無端質疑。
此時。
禮部尚書裴晨出列,憂心忡忡道:“陛下,此事關係重大,若真如林指揮使所言,那汴州局勢恐怕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峻。”
“微臣認為,當務之急是調派兵馬趕赴汴州,全力清繳匪患。”
話音剛落。
戶部尚書王守應就出列反駁:“陛下,調派兵馬需耗費大量錢糧,如今國庫並不充裕,如此大動乾戈,恐會影響其他要務。”
稍作停頓,王守應接著說道:“依臣之見,不如先派人招安,若招安不成,再動兵戈。"
“如此,既能避免不必要的錢糧損耗,又能彰顯陛下的仁德之心。”
好家夥!
臉都不要了!
還想弄成正規軍!?
齊皇怎會讓他們如願,於是衝二皇子趙承羨使了個眼色。
趙承羨會意,向前一步,高聲奏道:“父皇,這土匪兵器來源不明,若背後真有反動勢力,招安豈不是招了賊人進來?”
“兒臣認為,不能讓這股暗流肆意湧動。”
“兒臣願親赴汴州,平定匪患!”
齊皇佯作思考模樣。
隨後看著趙承羨,點頭道:“好,朕準你所請。”
“明日,你便率五千禁軍即刻啟程,前往汴州平定匪患。”
“朕在這宮中,靜候你得勝的消息。
趙承羨單膝跪地,抱拳行禮,“兒臣定當不負父皇重托,還天下太平!”
大臣們回過神來,齊聲高呼:“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