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英明!”
從不失機靈的馬成,咧嘴就是一句恭維,一臉訕笑望著葉十三。
這馬屁,可是拍對了地方。
葉十三狠瞪馬成一眼,示意馬成將地圖收起。
此時,榆樹郡城百姓的事,已經安排妥當。派人出去歸攏當地潰兵的行動,兩個騎兵百夫長已經帶隊出發了。
有留給百姓的一小部分軍糧,加上尋找來的那些傷馬死馬,這千餘百姓的口糧問題,已經不是什麼大事了。
耽誤了一日行程的葉十三,天不亮就吃完早飯,一萬大軍繼續南下,目標就是兩百裡外的豐澤縣。
望京河流域的豐澤、陝寧二縣,那可是進入京畿道的北大門。
如果這兩個縣的任何一個縣被攻破,京都就沒有安全可言。
豐澤、陝寧二縣,更是自哲彆大軍南下以來,正麵和哲彆大軍對陣打過一仗的兩個縣。
虎頭關被破後,哲彆大軍一路南下,所到郡縣,幾乎都沒有遇阻,地方軍隊早都聞風而逃。
就是這樣,還有來不及逃跑的地方軍隊,被哲彆的兵馬殺了個片甲不留。
與之相比,豐澤與陝寧二縣,還算是抵抗過一陣的了。
無耐兩個縣的兵力,本身就比較弱於韃子兵馬,哲彆的六萬兵馬沒費多大的氣力,兩座城池就被攻破。
相反,攻破二城之後,哲彆卻沒有像往常那樣大開殺戒,這才使陝寧和豐澤兩線的百姓死傷較少。
如此結果,並不是哲彆大發慈悲,而是他的兵馬,需要奴役這裡的百姓為之乾活。
六萬兵馬的吃喝,光挑水劈柴的人,就需要不少。
鍘草喂馬,更是需要不少的人力,哲彆不想讓自己的兵馬,讓這等瑣事給纏住。
深入大夏腹地,雖然旗開得勝遇阻很少,但不等於他們就沒有危機可言。
在無後援的情況下,哲彆隻有向前殺的這一條路可走,拿下京都,就可號令大夏朝廷,反之就是死路一條。
如今渡河遇阻,令哲彆頭疼不已,望京河的河水,不似北漠那般寒冷,隻結了一層薄冰。
造舟行船,那不是這些韃子兵們會乾的事。即就是紮排組筏渡河,也得再等一月天氣回暖才行。
況且,大夏朝廷從各縣調集的軍隊,已經集結在望京河東麵,要是強行破冰渡河,就會被大夏軍隊的步弓手射殺。
畢竟在刺骨的河水中,是無法有力地回擊大夏守軍,隻有挨打的份。
就在哲彆養精蓄銳等待時機的時候,卻不知一萬邊軍,已經才虎頭關入關,正向豐澤縣殺來。
喜歡充軍之奴,砍到一字並肩王請大家收藏:()充軍之奴,砍到一字並肩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