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元兩家是世交,元家錦妍出生後,兩家大人就定下了結親一事。
元錦妍與老二年齡相近,自然就定了老二。
老二也很喜歡元錦妍。
四個孩子經常一起玩耍,兩家人都沒往心裡去。
四個孩子長大後,好像經常產生一些分歧,兩位老人以為是孩子之間的正常打鬨,從沒去在意過。
反而積極給老大相看,給老二準備婚事,叫老三做伴郎。
如果三個兒子都對元錦妍有情,他倆的做法,就傷透了老大和老三的心。
想到溫三爺那份相似度沒有達到99.9%親子鑒定報告,慕景之和夏暖替元錦妍和溫老大惋惜。
如果元錦妍不愛溫老大,就不會與溫老大有肌膚之親,更不會去國外生下夏暖暖。
慕景之與夏暖對視,更加感激夏暖暖,不然,他倆就是元錦妍與溫老大的另一個悲劇。
哭了一場,悲傷和內疚並沒有打倒兩位老人,他們找到孫女了,他們要在孫女身上彌補對四個孩子的愧疚。
老太太來的更勤了。
不是帶來蔡雲濤的字,就是帶來老爺子的練手草稿,暖暖喜歡,還說能拿去換物資,老太太無條件幫助。
來了後,不是給夏暖煲湯,就是和夏暖聊孕期護理。
夏暖又體會到了真正的親情。
……
類風濕病人來了。
“夏大夫,我實在疼的厲害,不然,我不會在你身子不舒服時,來打攪你。”
“我是醫生,哪有什麼打攪不打攪的?”
夏暖把準備好的幾份中藥粉攪拌均勻,準備倒藥酒時,藥粉被花兒拿了去。
“姐夫說你不能碰酒精,我來做,你說。”
按照夏暖所說,花兒把藥粉與藥酒攪拌成糊,把塑料管剪成幾個不到一公分的小圓圈。
圓圈用風濕祛痛膏條裹住底,用來裝藥糊。
棉簽蘸藥酒,在病人疼痛地方擦拭,哪點最紅,就是可以貼藥糊之處。
花兒擦拭著八嬸子的膝蓋,心裡嘀咕著,八嬸子整個膝蓋都疼,肯定紅一片,小小的塑料圓圈做的藥糊,不得貼十幾個?
“咦咦咦?”花兒驚疑出聲,“真有最紅的點哎!”
“就貼那裡,用膏條交叉貼,務必保證不會掉。”夏暖翻著醫書,交代病人,“隻忌糯米,其他不忌。”
花兒好奇,“為什麼隻忌糯米?”
“也可以不忌,但是,傷口愈合後會留下白疤。”
“傷口?”花兒的手都不會貼了,“這能貼出傷口來?”
夏暖對八嬸子解釋道:“這個藥丁是打爛皮膚的,三天,或者你覺得貼藥之處鼓脹難受,就來找我拔罐。
我要用拔罐器拔出關節裡因為發炎產生的積液和瘀血,緩解關節的疼痛和扭曲。
每天來拔一次,直到傷口愈合,再繼續貼藥丁拔瘀血,這就是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這本醫書其實是彆人的祖傳方子,這上麵記錄了,如果疼痛之處拔過後,能保一兩年甚至五六年不疼不犯。
當然,如果出現新的痛處,還要繼續拔。一次最多打五個藥丁,從今晚開始,藥丁處會很疼,打多了,受不了。
我都告訴你了,你還治嗎?過程有些長,傷口總要貼膏藥。”
“治!”八嬸子咬牙,再疼,能疼過她的關節腫大變形嗎?彆說五六年不疼不犯,一兩年不疼不犯,她都要治。
膝蓋和手腕各貼一個藥丁後,夏暖就不讓花兒給貼了,貼四個先試試。
八嬸子出了大隊部就被社員圍住,社員本想跟進衛生室的,但夏大夫最近身體不好,她們不敢。
八嬸子把夏大夫說的治療方法告訴大家,有人覺得這種治療方法很合理,有人覺得是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