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後,洛陽城東,那座承載著千年曆史與厚重文化的古刹白馬寺,迎來了一位與眾不同的“掛單”僧人。
此僧自稱“慧覺”,言明來自天竺爛陀寺,一路雲遊四方,隻為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他身披一襲月白袈裟,潔淨如雪,不染纖塵,宛如一朵盛開在塵世中的白蓮。
手中那串紫檀佛珠,光華內斂,隱隱有梵文流轉其間,似是凝聚著歲月的智慧與佛法的慈悲。
再看他麵容清臒,寶相莊嚴,兩道長眉垂至臉頰,更添幾分超凡脫俗之感。
一雙眼睛深邃如古潭,開合之間,仿佛蘊含著洞悉世間萬物的智慧,又似滿溢著悲憫眾生的無儘慈悲。
他的步履沉穩而輕盈,行走之際,竟仿若足不沾塵,周身自然而然地散發著一種寧靜祥和之氣,令人見之便心生敬意,仿佛麵對的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
白馬寺方丈親自出麵接待,與這位“慧覺大師”一番禪機論道下來,竟被其深厚的佛法修為所深深折服,心中驚歎不已,視其為天人下凡。
當下,方丈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為“慧覺大師”安排了寺內最為清幽雅靜的禪房——“菩提院”,並誠懇地允許他在寺中開壇講法,期望能讓寺中眾僧和洛陽信眾皆受佛法的熏陶與洗禮。
這位看似超凡脫俗的“慧覺大師”,實則正是易容改扮、且精研佛法多年的慕容博。
憑借著無上易容術與深厚的內力修為,他成功地將自己偽裝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皆毫無破綻。
“慧覺大師”初來乍到之時,並未在洛陽城中引起太大的波瀾。
然而,就在他掛單後的第三天清晨,一則消息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瞬間激起層層漣漪,迅速在洛陽城的大街小巷、坊間巷陌蕩漾開來。
原來,在白馬寺後院的“蓮華池”邊,有一株已然枯槁多年的古菩提樹。
就在前一晚,慧覺大師於這棵樹下靜坐冥想。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次日清晨,早起的僧人竟親眼目睹這株枯樹枯枝抽芽,點點嫩綠如同繁星般點綴在乾枯的枝頭,仿佛是生命的奇跡在這一刻綻放,僧人見狀,不禁驚呼此乃佛跡顯現。
緊接著,更為驚奇的事情接踵而至。
在洛陽城西,有一位經營豆腐坊的張姓婦人,已年過四旬,卻一直膝下無子。
多年來,她四處求醫問藥,嘗試了各種方法,卻始終未能如願,心中早已心灰意冷。
偶然聽聞白馬寺來了一位法力高強的高僧,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在丈夫的攙扶下,她滿臉淚痕地來到白馬寺,向慧覺大師哭訴自己多年求子不得的痛苦,懇請大師慈悲相助。
慧覺大師麵容平靜,並未多言,隻是慈悲地賜給她一碗清泉,並囑咐她於佛前誠心禱告後飲下。
婦人遵照大師的指示,虔誠地照做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僅僅一月之後此消息雖為後話,卻已先在坊間傳開),這位被多位名醫斷定難以受孕的婦人,竟被診出懷有身孕。
張家夫婦得知此消息後,喜極而泣,激動萬分,當即敲鑼打鼓,抬著重禮前往白馬寺還願。
他們聲淚俱下地向眾人宣揚慧覺大師的“送子”神通,言辭之中滿是對大師的感恩與敬畏。
幾乎在同一時間,城南還有一對劉姓夫婦,平日裡丈夫酗酒好賭,妻子潑辣凶悍,夫妻二人整日爭吵不斷,鬨得家中雞犬不寧,甚至差點對簿公堂。
在街坊鄰居半是慫恿、半是看笑話的攛掇下,這對夫妻扭打著來到了白馬寺,希望慧覺大師能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
慧覺大師依舊沉默寡言,隻是讓二人在佛前安靜地坐下,聆聽他誦念了一篇《妙法蓮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說來也怪,平日裡沾火就爆的劉家娘子,在聽到那平和悠遠、仿佛能滌蕩心靈的梵音後,竟漸漸安靜下來,淚水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
而那嗜酒如命的劉家漢子,也仿佛被醍醐灌頂,臉上露出深深的愧色。
離開白馬寺後,這對往日的冤家竟破天荒地沒有再爭吵,丈夫下定決心戒了酒,妻子也收斂了性子,夫妻二人雖算不上舉案齊眉,但也相敬如賓,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這兩件事猶如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整個洛陽城掀起了軒然大波。
“醉仙樓”內,向來是消息彙聚之地,此刻更是人聲鼎沸,熱鬨非凡。
人們的話題徹底從之前熱議的蕭峰,轉向了白馬寺的這位神僧。
“聽說了嗎?白馬寺那位慧覺大師,那可是真正的活佛轉世啊!竟然能讓枯木逢春,還能像送子觀音一樣,幫人求得子嗣,甚至還化解了一對怨偶的矛盾!嘖嘖嘖,這才叫真正的佛法無邊呐!”一個身著綢緞的商人,激動得唾沫橫飛,正興致勃勃地向同桌的人講述著他所聽聞的神僧事跡。
“可不是嘛!張家豆腐坊那事兒,絕對千真萬確!我二姑家的表妹的鄰居就在張家幫工,親眼看著張家娘子去求的大師!這才過去多久啊?真就懷上了!這不是菩薩顯靈是什麼?”旁邊一人立刻隨聲附和,語氣中充滿了驚歎與信服。
“劉家那兩口子的事兒才叫神奇呢!”一個挎著菜籃子的婦人也忍不住插嘴道,“以前他們天天打得左鄰右舍不得安生!自從去了趟白馬寺,聽大師念了會兒經,嘿!簡直邪了門了!居然不打了!那劉家漢子還開始做起小買賣了!慧覺大師肯定是羅漢下凡,專門來渡化咱們洛陽百姓的!”
一時間,“慧覺大師”、“活佛”、“神僧”、“菩薩顯靈”……這些詞彙迅速成為洛陽城大街小巷最熱門的話題。
白馬寺的門檻幾乎被絡繹不絕的信眾踏破,香火之鼎盛,前所未見。
前來求子的婦人、祈求夫妻和睦的怨偶、渴望消災解厄的老人、甚至想求功名的書生……形形色色的人群,懷揣著各自不同的願望,紛紛虔誠地湧向白馬寺,隻為能有幸得見慧覺大師一麵,聆聽大師的一句開示,或者……求得一碗被傳得神乎其神的“聖水”。
酒樓茶肆的說書人更是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熱點,將慧覺大師的事跡添油加醋,編成了一個個精彩紛呈、引人入勝的故事,在市井間廣為流傳。
“……話說那慧覺大師,靜靜端坐於枯樹之下,口中誦念著無上真經,刹那間,周身佛光隱隱閃耀!那已然枯槁了數十年的菩提老樹,仿佛感受到了佛力的強大感召,枯枝開始微微顫抖,緊接著,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抽出新芽!那點點嫩綠,恰似佛前青蓮徐徐綻放!此乃佛陀慈悲為懷,特意顯化神跡於洛陽城啊!”
“……那張氏婦人,悲痛泣血於佛前,大師心生悲憫,慈悲地賜下甘露一碗!這水可不是普通的水,乃是彙聚了天地靈氣、佛祖願力的楊枝淨水!婦人虔誠飲下,頓時感覺一股暖流緩緩注入胞宮,那原本枯萎之地瞬間煥發出勃勃生機!這分明是送子觀音借大師之手,廣施恩澤於世間啊!”
“……那劉家夫婦,孽緣糾纏,冤氣衝天!大師卻不言不語,隻是靜靜地誦起《普門品》。梵音一起,猶如清泉般滌蕩著世間汙穢!那婦人心中的戾氣頓時消散,淚如雨下;那漢子也仿佛瞬間幡然醒悟,麵露愧色,懊悔不已!此乃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以無上智慧化解人間怨懟的真實寫照啊!”
市井坊間,婦人們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也都是這位神僧的神奇事跡。
“王嬸,聽說了嗎?李員外家那母老虎似的兒媳婦,昨天也去白馬寺了!”
“喲!她也去了?求什麼呢?難道是求慧覺大師把她那暴躁性子改改?”
“可不嘛!聽說慧覺大師就隻是看了她一眼,說了句‘放下嗔念,家和萬事興’,那李少奶奶回來就跟換了個人似的,對婆婆恭敬有加,說話都輕聲細語了!”
“天啊!太神了!改明兒我也得去拜拜,給我家那口子求個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