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損道人雖是主修內功。
肉身未如火工頭陀那般練至極致,但有著上清境修為的他玄冥真氣已經初步轉換為外罡,實力依舊不可小覷。
他那雙漆黑利爪抓在蘇信劍鋒上。
錚錚作響,迸射四散火星。
真氣透過長劍,蘇信架在身前的劍竟不能完全擋住雙爪鋒芒,對方力道似要透過劍身撕開他的胸膛。
眼見百損道人動了真格。
蘇信不敢小覷,借著雙爪壓在劍鋒的力道,急忙擰轉腰身,轉了一圈,又施展出移花接玉的手法。
卸掉對方小半力道。
才從雙爪之下僥幸卸身而出。
剛脫身,蘇信雙劍便疾馳如風,回身斬向百損道人後腦。
百損道人仿佛腦後長眼。
頭也未回,雙爪落空後直接變招,像西瓜蟲般矮身縮成一團肉球。
在黑色真氣籠罩下。
以極其詭異的動作在地上一滾,頃刻間便消失在蘇信麵前。
雙劍隻斬到他遺留的黑色玄光。
蘇信劍勢剛儘。
一旁的火工頭陀已動,他鐵臂高舉過頭頂,左臂化作刀勢,以力劈華山之勢,直襲蘇信腦門。
連口氣都來不及喘的蘇信。
隻得再次提劍,向著火工頭陀斬去兩道破空劍氣,蘇信雖不以劍道見長,但這兩道劍氣也非尋常江湖高手能接下。
可火工頭陀根本不放在眼裡。
橫步上前,僅憑乾瘦體魄硬接,任由兩道真氣撞在胸膛。頃刻間,他上半身僧袍崩碎,碎片漫天飛舞,蘇信斬出的劍光也隨之一同破碎。
闖過劍氣。
火工頭陀大步流星襲至蘇信麵門,左臂火光纏繞,燃木刀法眼看就要力劈而下。
蘇信見他上清境修為。
內外合一,周身幾乎無短板,且對方力道如山,實在不願硬撼,那般碰撞,即便能勉強招架,五臟六腑怕也會被震出內傷。
他不與其硬拚。
當即變招,使出一陽指功夫同時施展出五絕神功中的打穴擒拿手法。
將兩柄昆侖仙劍當作手指。
噗噗噗連點數下。
趕在火工頭陀手臂落下前,點在其幾處要害穴道,想要封住他的真元流轉。
玄冥二老看到這一幕。
紛紛出言嘲笑:“蘇掌門,火工神僧已然將全身真氣化成外罡護持,達到了這種境界,全身穴道已有罡氣護體。”
“你這點穴手段,對付一般江湖中人還行,還想對付火工神僧,是不是有些太異想天開了?”
“師弟有所不知,蘇掌門這是走投無路,使出昏招了吧?”
“哦,原來是這樣,還是師兄高見。”
然而,就在玄冥二老兩人一唱一和嘲諷蘇信時,火工頭陀似未受到點穴的影響。
燃木刀法已然力劈而下。
赤紅色的刀光劃出一道弧線,直劈蘇信腦門
趙敏見此大驚失色。
雖因蘇信隱瞞了妻妾之事而恨極了他。
但此時見蘇信要喪命,也確實於心不忍,她不由得攥緊了小拳頭,正要喊停火工頭陀之際。
卻見蘇信冷笑一聲。
竟左手迎上了火工頭陀斬出的刀光,那姿態如同自殺一般。
趙敏的小臉霎時間嚇得慘白。
可還沒等她尖叫出聲。
下一秒,竟見蘇信渾身冒著金光,如黃金澆築一般,散發著燦燦光澤,竟憑借肉身之力在半空中撞碎了火工頭陀的燃木刀法。
他雙劍扭轉。
其中一劍直斬向火工頭陀側肩,似要將其連著脖子帶肋骨一同斜斬成兩半。
火工頭陀見此一幕。
也是雙眼驟縮,當即架起雙臂,運轉九陽神功以及密宗高深武學,在雙拳之上凝聚成兩道拳印,以轟天之勢使出大力金剛拳,向著蘇信斬來的雙劍轟去。
“當”的巨響在兩人中炸開!
蘇信下落的雙劍被震開,而火工頭陀在蘇信這一劍之下,也被打得往後退了兩步。
半空中還未落地的蘇信也不調整身體,便用出“移花接玉”,卸去了火工頭陀大力金剛拳上的勁力。
他聚力轉身,借力打力。
隨著經脈運行。
而後順勢使出一擊蠍子擺尾,“砰”的一腳,正中火工頭陀胸口。
在移花接玉、龍象般若功、金剛伏魔神通三者彙聚的一擊之下。
火工頭陀被蘇信一腳踢得雙腳離地。
踹飛了一丈之高。
方才落到地上,而後捂著胸口,又噔噔噔往後退了幾步。
圍觀在周圍的眾人。
此時的目光中皆是不可思議。
玄冥二老驚呼:“怎麼可能?神僧可是上清境的高手,全身上下有罡氣護著,怎麼可能被打退?莫非是神僧大意了不成?”
連見多識廣的範遙。
此時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而隻懂些皮毛武功的趙敏,更是無法理解,她心中喃喃,難不成蘇信的實力已經提升到與火工頭陀相差無幾的地步了?
百損道人看穿了門道。
嘿嘿笑了一聲。
唰的一聲,不知從何處忽然現身,幾個閃爍之間便來到火工頭陀身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纏繞著黑氣的手掌往火工頭陀胸口一按,火工頭陀皮膚上,先前被蘇信用劍點過的幾處穴道傳來鞭炮炸響般的聲音。
百損道人讚道:“蘇掌門這手一陽指功夫確實精湛,點穴法門更是出神入化,竟能點穿護體罡氣,真是英雄出少年,老道佩服。”
按道理說。
火工頭陀身為上清境的高手,一部分真元已轉化為外罡護持肉身。
尋常人極難破開。
這也是為何百損道人雖不精研肉身,卻能憑外罡與肉身強橫的蘇信打個近乎平手。
然而蘇信手中的兩柄昆侖仙劍並非尋常兵器可比,一陽指更是天下第一等的點穴之法,再加上五絕神功中出神入化的點穴法門。
三者疊加。
蘇信才勉強封住了火工頭陀的幾處穴道,使其真氣流轉不順。
也才在先前交手中占了幾分便宜。
火工頭陀拍了拍胸口的灰塵,雙掌合十道:“蘇掌門這般年紀有如此成就,實在讓小僧敬佩之至。”
雖說兩人出手間各不留情。
近乎打生打死。
但高手之間總有惺惺相惜之意,尤其已至天人境界,每一次交手都是對自身境界的磨礪與提升。
打到現在。
場上隱隱有了論道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