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兩不相犯的狀態下,時間一點一點過去。
朱雄英的羽翼逐漸豐滿,他在朝中文武兩派中都培養了自己的支持者。
不僅深得朱元璋的寵愛,還憑借自己的才智和魄力,贏得了許多大臣的“認可”。
他研究出的新式火器、改進的農耕工具,以及一係列稀奇古怪的發明,讓大明的國力蒸蒸日上,朝中上下,無人不稱讚太孫的英明神武。
然而,呂氏卻始終沒有放棄她的野心。她通過自己太子妃的地位,以及和朱標的親密關係,暗中打探朱雄英的一舉一動,她利用自己在宮中的眼線,悄悄收集朱雄英研究的新式武器和各種稀奇古怪的發明,試圖從中找到他的弱點。
呂氏發現,朱雄英的新式火器威力巨大,但製作工藝複雜,且需要大量的火藥和鐵料。
她暗中聯絡了江南的張家,以及其他幾個被朱雄英打壓的世家,試圖通過他們獲取這些火器的製作圖紙和材料。
然而,朱雄英對這些技術管控極嚴,呂氏和她的盟友始終未能得手。
儘管如此,呂氏並沒有放棄,她耐心地等待著機會,直到有一天,她得知朱雄英即將親征倭國。
這個消息讓呂氏心中狂喜,她知道,這是她等待多年的機會。
“朱雄英離開了應天府,離開了他的舒適圈和保護圈,這正是我們下手的好時機!”
呂氏在心中暗暗盤算。
她立刻聯絡了呂家和幾個被朱雄英打壓的世家,包括江南張家。這些世家多年來對朱雄英心懷不滿,早就想找機會報複。呂氏提議,趁朱雄英親征倭國之際,聯合倭國的足利義滿,一起對朱雄英發動偷襲。
“隻要朱雄英一死,太孫之位就是允炆的了!”呂氏對幾個世家的家主說道,“到時候,你們的好處自然少不了。”
幾個世家家主多年苦於朱雄英的壓製,聽了呂氏的計劃,紛紛表示支持。
他們動用私權,偷偷拿走了一批剛淘汰下來的火槍和火炮,還集合了幾家多年豢養的兩千多死士,準備偷偷溜到倭國,與足利義滿聯手,對朱雄英發動致命一擊。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朱雄英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對各處布局,錦衣衛遍布草原、朝鮮、倭國。
他們的陰謀也被“親信”張成全部告知給朱雄英,導致全盤落空。
當時江南張家的張成被活捉後,朱雄英並沒有打草驚蛇,為的就是等他回來後將他們一網打儘。
自認為硬骨頭的張成在錦衣衛的嚴刑逼供下連半炷香的時間都沒撐住,就全盤脫出了。
包括呂氏和呂家,還有哪些世家有參與,哪些官吏配合偷出火器,哪些人幫他們偷渡出海來到倭國。
錦衣衛借助張成給出的線索已經將各個節點嚴密監控,隻等朱雄英一聲令下,就能一網打儘。
然而這些事情呂氏並不清楚,直到倭國前來送信的人很久沒有來了,隨後朝廷便昭告天下,大明皇太孫親征倭國大勝,不日將凱旋回歸。
這一刻的呂氏害怕了,可心中還是有一絲不切實際的僥幸。
直到看到朱雄英和朱標並肩回到東宮時,她徹底慌了。
“怎麼辦!我該何去何從,呂家該何去何從?”
呂氏站在東宮的窗前,望著遠處宮牆上漸漸暗下的天色,心中卻是一片冰冷。
她的手緊緊攥著窗框,指節因用力而發白,指甲幾乎要嵌入木框中。
腦海中不斷回響著朱雄英和朱標並肩回到東宮時的場景——朱雄英神色從容,目光如炬,仿佛早已洞悉一切;而朱標則滿臉欣慰,眼中滿是驕傲。
這一切都讓呂氏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呂氏低聲喃喃,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倭國那邊明明已經安排妥當,為什麼朱雄英還能安然無恙地回來?難道……難道我們的計劃早就被他識破了?”
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恐懼,但更多的是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