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文的擔憂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陣低低的議論聲,秘書部的設立雖然看似是為了提高政務處理的效率,但其權力之大,確實讓人不禁擔心是否會逐漸架空皇權。
然而,朱雄英的從容回應讓眾人的疑慮稍稍緩解。
“陳大人不必擔憂。”朱雄英微微一笑,語氣堅定而自信:
“秘書部的職能僅限於初步審閱奏折,提出處理意見,最終的裁決權仍掌握在皇帝手中。秘書部的官員也由皇帝親自任命,絕不會出現架空皇權的情況。”
“為了確保秘書部的透明與公正,孫兒提議秘書部設置三個秘書長和幾位輔助的秘書。”
“秘書長官職正二品,秘書官職正五品。這個部門直接受皇帝管轄,同時受督察院的監督。如此一來,既能提高政務處理的效率,又能確保皇權的絕對權威。”
朱元璋聽完朱雄英的解釋,微微點頭,沉聲道:
“雄英此議,確實周全,秘書部的設立,既能減輕朕的負擔,也可以避免此前丞相之位獨攬大權的情況。不過,此部門涉及核心政事,官員的選拔必須慎之又慎。”
此時作為秘書部設立的第一受益人朱標這時候也出列,拱手道:
“父皇,兒臣以為秘書部的設立確有必要,不過,正如父皇所言,官員的選拔必須嚴格。此部門接觸的都是核心政事,若官員心術不正,後果不堪設想。”
朱元璋點了點頭:
“太子所言極是。秘書部的官員,必須是清正廉潔、能力出眾之人。”
朱雄英的提議讓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無不心動,尤其是文官們。
秘書部的設立不僅意味著權力的提升,更意味著他們有機會直接參與核心政事的處理,這對於任何一個有抱負的官員來說,都是難以抗拒的誘惑。
吏部尚書詹徽率先出列,拱手自薦道:
“陛下,臣以為秘書部的設立對大明有利無害,臣不才,願為陛下分憂!”
戶部尚書傅友文也出列,拱手道:
“陛下,臣附議。臣也願為陛下分憂,但戶部事務繁忙,實在無暇他顧,臣舉薦陳德文、楊靖二位大人,剛正不阿,臣認為他們極為合適。”
傅友文是個聰明人,以退為進,他隻推薦了兩個人,那這第三個呢?不就是你自己來嗎?
臭不要臉!
身後那些自知無緣爭奪的官員暗暗想著。
兵部尚書沈溍則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陛下,臣以為秘書部的官員選拔不應僅限於文官。武官中也有許多能力出眾之人,若能參與秘書部的工作,或許能為朝廷帶來不同的視角。”
朱元璋聽完這話點了點頭,深感認同,文武的思考方式不同,有時候確實需要一些不一樣的聲音,也可以避免此後文武失衡。
刑部尚書楊靖此時也出列,拱手道:
“陛下,臣雖被推薦,但臣以為秘書部的官員選拔應通過考核來確定,唯有通過嚴格的考核,才能確保官員的能力與品行。”
朱元璋點了點頭:“楊愛卿所言極是,秘書部的官員選拔,必須通過考核來確定。”
朱雄英見眾人對秘書部的設立已無異議,便想提出自己想好的具體考核標準:
“皇爺爺,孫兒讚同楊大人的話,秘書部的官員必須通過考核選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