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後驚訝地掩口:"這麼多?"
"可不是嘛!"朱雄英趁熱打鐵,"孫兒算過了,若是咱們在應天府劃一片地出來,專門做些吃喝玩樂的行當,一年少說能賺這個數——"他比了個"五"的手勢。
朱元璋的胡子翹了翹:"五十萬兩?"
"五百萬兩!"朱雄英語出驚人,"而且還能解決至少兩萬人的生計問題。"
朱元璋和馬皇後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
老朱沉吟片刻,還是搖頭:"不成不成,朝廷怎能與民爭利?再說這些地方容易滋生事端..."
"爺爺放心,孫兒自有打算。"朱雄英早有準備,"咱們不做那些低俗的勾當,就搞些高雅的——戲曲、歌舞、雜技,再配上美食美酒。”
“到時候世家權貴或是他國使臣們花錢如流水,朝廷還能收稅,豈不美哉?"
馬皇後聽得心動,輕輕拉了拉丈夫的袖子:
"重八,雄英說得在理。咱們當年在民間時,不也愛看個戲聽個曲兒?"
朱元璋捋著胡子,態度有些鬆動:
"那你說說,具體要怎麼做?"
朱雄英眼睛一亮,立刻展開早就準備好的圖紙:
手指在圖紙上劃過,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爺爺您看,孫兒打算把這片區域打造成"秦淮河水城",分成五大功能區。"
他的指尖首先點在圖紙東側:
"這裡是"大明戲劇院",孫兒準備建三座不同風格的戲樓。”
“最大的這座可容納千人,專門演出新式舞台劇,旁邊這座圓形的是雜技館,最後這座帶露台的專門唱昆曲、南戲。"
朱元璋眯著眼睛湊近看:"倒是想得周全。"
"西側這片,"朱雄英的手指移到另一邊,"孫兒規劃成"禦膳美食街"。”
“不僅要有應天府的特色小吃,還要彙集全國各地名吃——北平的烤鴨、蘇州的糕點、川蜀的火鍋...對了,還要專門設個"禦廚示範坊",讓光祿寺的禦廚們輪流來展示手藝。"
馬皇後眼前一亮:"這主意好!百姓們也能嘗嘗宮裡的味道。"
"中間這個廣場,"朱雄英指向圖紙中央,"孫兒取名"大明風華廣場"。”
“平日裡可以辦廟會、燈會,逢年過節還能搞慶典活動。四周設些涼亭茶座,請說書先生來講《三國》《水滸》。"
手指繼續南移:"南岸這一片是"金陵客棧區"。孫兒打算建二十棟不同風格的客棧,有江南園林式的,有北方四合院式的,還有西域風情的...讓各地客商都能住得習慣。"
朱元璋突然皺眉:"建這麼多客棧作甚?"
"爺爺您想啊,"朱雄英笑道,"外地客商來了應天,總要住上十天半月。咱們統一管理,既安全又能多收稅銀。而且..."他壓低聲音,"還能順便盯著些可疑人物。"
老朱這才滿意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