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漸染上了一層深邃的靛藍,白金瀚內懸掛的數百盞琉璃宮燈次第點亮,將整個大廳映照得如同白晝。
透過敞開的雕花窗欞,可以看見外麵已經聚集了密密麻麻的百姓,他們手中提著各式燈籠,遠遠望去猶如星河落地。
大廳內,文武百官們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愈發熱絡。
戶部尚書傅友文正拉著工部尚書秦逵討論新幣製,兩人說到激動處,差點把麵前的果盤打翻。幾位年輕的翰林學士圍坐一桌,時不時偷瞄舞台上正在調試樂器的樂師們,眼中滿是期待。淮西勳貴們則聚在一起,嗓門一個比一個大,常茂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述某次戰役的細節,引得眾人陣陣喝彩。
侍女們悄無聲息地穿梭其間,撤下殘羹冷炙,換上新鮮的果盤和溫熱的香茗。
朱元璋坐在主位上,笑眯眯地看著這熱鬨的場景。
馬皇後輕輕拉了拉他的袖子,低聲道:"重八,你看標兒今天多高興。"
確實,平日裡總是嚴肅端莊的太子朱標,此刻臉上也泛著紅光,正和幾位大學士談笑風生。
“是啊,標兒這些年繃得太緊了,還是得勞逸結合才行啊。”
朱雄英見時機成熟,悄悄對一旁的王富貴使了個眼色。
王富貴立即會意,躬身退下安排。
不一會兒,侍者們恭敬地引導眾人移步至室外。
夜色已深,但白金瀚後院的空地上卻亮如白晝。
數百盞特製的琉璃燈籠懸掛在四周的高架上,將整個場地照得通明。
場地中央搭建了一座精巧的兩層戲樓,飛簷翹角,朱漆欄杆,連窗欞上的雕花都栩栩如生。
戲樓正門上方掛著"霓裳閣"的鎏金匾額,兩側立柱上刻著"一曲霓裳動四方"的對聯。
朱元璋在朱雄英的攙扶下,坐在正對舞台的鎏金交椅上。
他眯起眼睛打量著這座戲樓,隻見一樓大堂內擺放著八仙桌、太師椅,櫃台後還掛著酒水牌;
二樓是幾間雅座,珠簾半卷,隱約可見裡麵的繡墩茶幾。
最妙的是,戲樓兩側各有一條隱蔽的通道,可以讓演員快速轉換場景。
"大孫啊,"朱元璋低聲讚歎,"你這戲台子,比應天府的戲園子還精巧。"
朱雄英笑而不語,隻是輕輕擊掌。
頓時,全場燈光暗了下來,隻餘戲樓上幾盞燈籠還亮著。
一個低沉且沙啞的聲音通過係統兌換的擴音喇叭傳遍全場,在寂靜的夜色中回蕩:
"宋末元初,山河破碎,神州陸沉。”
“蒙古鐵騎踏破中原,所過之處,血流成河。”
聽到這,朱元璋情不自禁的攥緊拳頭,一旁的馬皇後見狀,緩緩握住他的手。
朱元璋是經曆過蒙元人的摧殘的,雖然已經將他們趕回草原,但回想起,還是會忍不住動殺心。
“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真真是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聲音頓了頓,變得更加沉重:
"就在這亂世之中,邊陲一座不起眼的小鎮上,有座名為"霓裳閣"的青樓。”
“樓裡的姑娘們雖身處風塵,卻心懷家國。”
“今夜,她們將用生命上演最後一出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