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個曾經彈劾過他的禦史,這些日子可沒少遭罪。
不是大清早被堵在被窩裡聽太孫"講道理",就是辦公時突然發現奏章被人調包成了春宮圖。
最慘的是一位李姓禦史,某日下朝回家,發現院裡那棵心愛的老梅樹竟然被人移植到了房頂上——不用說,定是那位記仇的太孫殿下派人乾的。
武將們也好不到哪去。
藍玉這些天被朱雄英纏著比試格鬥,輸了的要當眾學狗叫;
常茂更慘,被逼著背《論語》,背錯一句就要喝一壇酒。
這些個沙場悍將,如今見到太孫就繞道走。
為此朱雄英賺了不少反派點。
"聽說了嗎?太孫殿下前兒把王尚書養了十年的錦鯉給燉了!"
"這算什麼?昨兒徐都督的胡子被人剃了一半!"
宮人們私下議論紛紛,都說那個無法無天的小魔王又回來了。
就在這雞飛狗跳的日子裡,某天清晨,一支風塵仆仆的隊伍踏著晨露抵達了午門。
為首的禮部侍郎李冕雖麵帶倦容,卻仍保持著朝廷命官的威儀。
他翻身下馬時,官袍下擺沾滿了沿途的塵土,三縷長須也有些淩亂。
"臣李冕求見陛下。"他朝守門侍衛拱手,聲音有些沙啞儘顯疲態。
侍衛見他這副模樣,連忙上前攙扶:"李大人這是..."
"無妨。"李冕擺擺手,從懷中取出公文,"奉旨前往伽藍寺公乾歸來,有要事需即刻麵聖。"
他身後的隨從們倒是東倒西歪,有個年輕主事甚至直接癱坐在了台階上。
隊伍中間的翠姨被兩個丫鬟攙扶著,臉色略顯蒼白,但還算鎮定。
奉天殿內,老朱正在看書。
聽聞李冕求見,老朱頭也不抬:"宣。"
李冕整了整衣冠,穩步進殿行禮:
"臣李冕叩見陛下。"
朱元璋這才抬眼,看到李冕風塵仆仆的模樣,眉頭微皺:"李愛卿這是..."
"回陛下,"李冕不疾不徐道,"臣奉命前往伽藍寺提親,抵達後發現靜怡師太已離寺多日。”
“臨行前留下書信一封,囑咐定要親手交予太孫殿下與虞姑娘。"
“臣怕耽誤了太孫殿下的大婚,便用最快速度趕回來了。”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個錦囊,內裡裝著兩封泛黃的信箋。
信封上分彆寫著"雄英、傾顏親啟"幾個娟秀小字。
喜歡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請大家收藏:()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