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工部時已是日影西斜,朱雄英帶著二虎策馬前往中央學府。沿途的市井喧囂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學府周邊特有的清幽氛圍。遠遠望去,中央學府那飛簷翹角的建築群在夕陽下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殿下,到了。"二虎勒住韁繩,指著學府大門上新掛的匾額——"格物致知"四個鎏金大字在餘暉中熠熠生輝,這是朱雄英親筆所題。
剛踏入大門,教導主任解縉便匆匆迎了上來。
這位年輕的大才子如今穿著學府特製的藏青色長衫,腰間懸著塊刻有"師道尊嚴"的玉牌,顯得格外精神。
"殿下今日怎麼得空前來?"解縉行禮道,眼角眉梢都帶著笑意。
朱雄英拍了拍他的肩膀:
"來看看咱們的學子們。聽說自從上次比試後,學府風氣大有改觀?"
解縉聞言,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神色:
"正是。如今權貴子弟與寒門學子雖不至於親如兄弟,但至少能同桌而食、同室而學了。"
他指著遠處涼亭裡幾個正在討論的身影,"您看,那是魏國公家的三小姐和三個農家子弟,他們組了個"算學社",天天研究殿下編的《新式算術》。"
順著解縉手指的方向,朱雄英看到幾個年輕人正圍坐在石桌前,時而激烈爭論,時而埋頭演算。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那個錦衣少女竟毫無架子地蹲在地上,用樹枝畫著奇怪的符號。
"那是...微積分符號?"朱雄英驚訝道。
解縉笑著點頭:"徐姑娘聰穎,已經把殿下給的《高等算學》啃了大半。
前日還帶著幾個同窗,把學府糧倉的儲糧計算問題給解決了。"
正說著,一陣朗朗讀書聲從東側講堂傳來。
朱雄英示意解縉帶路,三人輕手輕腳地來到一間教室窗外。
透過新安裝的玻璃窗,隻見三十多名學子正襟危坐,全神貫注地聽著台上先生講解。
"..."壓強"這個概念,在治水築堤時尤為重要..."那位蓄著短須的講師正用一根鐵棒演示著,"殿下所著的《初級物理》上說..."
朱雄英注意到,學子們的案頭上不再隻有四書五經,而是分門彆類地擺著各種教材——有藍色封皮的《格物新編》,紅色封麵的《九章新術》,甚至還有幾本手抄的《海外奇談》。
"現在學子們都明白,科舉不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
解縉低聲道,"擅長算學的可以考戶部,精通格物的可以進工部,就連農學出色的也能在太仆寺謀個職位..."
突然,教室後排一個瘦小的學子舉手發問:
"先生,您說水往低處流是因為重力,那為何海水不會流到地心去?"
滿堂哄笑中,講師卻不慌不忙地取出一枚雞蛋:"問得好!這正是殿下在《初級物理》中提到的"萬有引力"..."
朱雄英會心一笑,悄悄退開。
轉過一道回廊,遠處操場上的喧鬨聲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隻見百餘名學子正在上體育課,有的在練習射箭,有的在比拚跑步,更有十幾個壯實的少年在摔跤場裡較勁。
"那是新設的"武修課"。"解縉解釋道,"按殿下的意思,文武不可偏廢..."
話未說完,場上突然爆發出一陣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