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負手而立,目光如炬地掃視著殿內一眾藩王。
他寬大的朝服袖口微微擺動,腰間玉帶上的金飾在燭光下泛著冷冽的光芒。
"諸位弟弟,"朱標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你們可知為何我要支持雄英的改革?"他緩步走到大殿中央,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眾藩王的心上,"眼下藩王就藩,看似風光,實則隱患重重。"
他伸出三根手指:"其一,藩王子孫繁衍,朝廷供養日重,終有一日會拖垮國庫;其二,藩王久居一地,難免結黨營私,威脅中央;其三..."
朱標突然轉身直視朱權,"藩王子弟困守封地,空有抱負卻無處施展,最終隻會像十七弟這般,滿腔怨氣!"
朱權聞言渾身一顫,臉上的鞋印似乎更紅了。
朱標繼續道:
"雄英的提議,正是要給諸位一個施展抱負的機會。"
他的聲音漸漸提高,"願開疆者,可建功立業;願入朝者,可施展才華;即便是想安享富貴者,朝廷也會保你們一世榮華。這等好事,你們還有什麼不滿?"
朱權終於抬起頭,臉上的倔強已經消失不見:
"大哥...臣弟知錯了。"他轉向朱雄英,鄭重地行了一禮,"雄英侄兒,是十七叔糊塗,誤解了你的好意。"
朱雄英連忙上前扶起朱權:
"十七叔言重了。侄兒知道您心係漠北,改日定當登門詳談開拓之策。"
朱權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和羞愧。
朱元璋看著這一幕,滿意地點點頭。他悄悄對身旁的馬皇後低聲道:"標兒越來越有儲君的氣度了。"
馬皇後抿嘴一笑:"都是跟你學的。"
朱標見眾藩王都被說服,語氣緩和下來:
"今日是家宴,本不該說這些。但既然話已說開,我希望諸位弟弟能明白,大明是我們大家的大明,隻有同心協力,才能開創萬世基業。"
他說完這番話,殿內氣氛頓時輕鬆了許多。
藩王們紛紛舉杯,向朱標和朱雄英敬酒致意。
朱雄英看著父親挺拔的背影,心中湧起無限敬佩。
這就是朱標,既能以德服人,又能在必要時展現威嚴。
朱元璋捋著胡須,眼中精光閃爍。
良久,他緩緩起身,在眾人的注視下走到地圖前,粗糙的手指撫過那些陌生的地名:"咱年輕時,隻想著推翻暴元,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如今聽雄英這一說,倒顯得咱眼界窄了。"
他突然一巴掌拍在地圖上,"咱老朱家的子孫,就該有這樣的氣魄!"
皇帝的金口一開,殿內頓時響起一片附和之聲。
朱標適時舉杯:"既如此,兒臣提議共飲此杯,願我大明國運昌隆,願朱家子孫同心協力,共創盛世!"
"共創盛世!"眾人齊聲應和,舉杯共飲。
很快,時間快到子時了,朱元璋馬皇後年齡大了,想先回去休息了。
"陛下,時辰不早了,該歇息了。"
馬皇後輕聲提醒道,伸手為朱元璋攏了攏身上的貂裘。
老皇帝揉了揉發酸的眼睛,正要點頭,卻被朱雄英一把拉住了衣袖。
"爺爺,奶奶,且慢!"
朱雄英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孫兒還準備了一份新年賀禮,保準二老從未見過。"
朱元璋和馬皇後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好奇。
老朱笑罵道:"小兔崽子,又搞什麼名堂?"
朱雄英神秘一笑,轉身對貼身太監小順子使了個眼色。
小順子立即躬身道:"回太孫,一切準備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