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的手指輕輕撫過那些器械,眼中的震驚漸漸化為狂熱。
他突然抓住朱雄英的手腕:"賢侄!這些醫術...這些器械...你當真願意..."
"五叔莫急。"朱雄英笑著抽出手,又取出一卷圖紙,"侄兒打算在應天設立醫學院,聘請天下名醫任教。往後還要在各府州縣建立官辦醫館,讓百姓都能看得起病。"
朱橚迫不及待地展開圖紙,隻見上麵詳細繪製著醫學院的布局——解剖室、藥房、診室一應俱全,甚至還有標注著"手術室"的獨立院落。
"這...這..."朱橚激動得語無倫次,突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太孫殿下!臣願散儘家財,助殿下完成此等偉業!"
朱雄英連忙扶起朱橚:"五叔折煞侄兒了。此事還需您這位當世神醫主持大局才是。"他壓低聲音,"不過...此事恐怕會招致太醫院那些老頑固的反對..."
"他們敢!"朱橚突然像變了個人,眼中閃爍著駭人的光芒,"誰要是敢阻撓這等利國利民的大事,本王第一個饒不了他!"
看著五叔這副模樣,朱雄英滿意地笑了。
"五叔說的是,到時候誰敢反對,侄兒親自把他送去五叔那當標本研究!"
【叮!檢測到宿主喪心病狂,獎勵反派點1.5!】
朱橚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那笑聲在偏殿中回蕩,引得幾個路過的宮女好奇地探頭張望。
"好!好!"朱橚拍案叫絕,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賢侄此言甚妙!那些老頑固的骨頭架子,正好拿來研究人體經脈!"
他激動得胡須都在顫抖,手指不停地敲擊著案幾,"你可知道,太醫院那幫老東西,連解剖一具屍體都要偷偷摸摸..."
朱雄英微笑著給朱橚續上熱茶,茶香氤氳中,他輕聲道:
"五叔,這醫學院一旦建成,必將功在千秋。您想想,十年之後,我大明每個州縣都有精通外科的郎中;二十年之後,或許連開膛破肚都不再是必死之症..."
朱橚聽得入神,渾濁的老眼竟泛起淚光。
他顫抖著翻開《無醫生之地》的某一頁,指著上麵一幅精細的解剖圖:"賢侄你看這裡,這心臟的構造圖畫得如此精確!若是能據此研究,說不定連心疾都能醫治!"
"不止如此。"朱雄英湊近些,壓低聲音道,"侄兒還從西域商人那裡得到一種名為"青黴素"的秘方,據說能治數十種惡疾。隻是製法複雜,需要五叔這樣的神醫來鑽研。"
"青黴素?"朱橚疑惑的問道:"這是何物?"
朱雄英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瓷瓶:"這是侄兒命人初步提煉的樣品,五叔請看——"
朱橚小心翼翼地接過瓷瓶,拔開塞子輕輕一嗅,頓時臉色大變:"這...這氣味..."他突然壓低聲音,幾乎是耳語道,"莫非是用黴變的瓜果提煉而成?"
"五叔果然慧眼,這青黴素是能治"七日風"的神藥"朱雄英讚歎道,"不過具體製法還需完善。侄兒打算在醫學院專設一個"藥學研究司",由五叔親自掌管。"
朱橚激動得站起身來,在偏殿中來回踱步,寬大的袍袖隨著動作翻飛:
"妙!太妙了!若是能大規模煉製此藥,軍中將士就再也不用怕傷口惡化了!"他突然停下腳步,眼中精光四射,"賢侄,老夫明日就上書父皇,請求調撥太醫院半數藏書!"
朱雄英笑著搖頭:"五叔莫急。此事需循序漸進,侄兒已經在我的親兵營中試驗了一段時間,五叔這兩天沒事,可以前去參觀指點一番。"
隨後,他取出一卷竹簡,"這是侄兒擬定的《大明醫政改革綱要》,請五叔過目。"
朱橚迫不及待地展開竹簡,越看越是心驚。
上麵不僅詳細規劃了醫學院的建製,還列出了從藥材種植到醫師考核的一整套製度。
最令他震驚的是最後一條——"凡大明子民,皆可憑戶籍免費就診"。
"這...這..."朱橚的聲音哽咽了,"賢侄,你這是要開創千古未有之盛事啊!"
朱雄英目光深遠:
"五叔,醫者仁心。侄兒不過是給天下醫者一個施展抱負的機會罷了。"他忽然想起什麼,又取出一本小冊子,"對了,這是侄兒整理的《急救手冊》,還請五叔指正。"
朱橚翻開一看,頓時又被震驚了。
書中詳細記載了各種外傷的緊急處理方法,甚至還有"人工呼吸"這等聞所未聞的技術圖解。
"這"心肺複蘇術"..."朱橚的手指輕輕描摹著圖示,"當真能起死回生?"
"侄兒親眼所見。"朱雄英正色道,"上月有個落水的親兵,就是用此法救回來的。"
兩人越聊越是投機,從外科手術聊到藥材炮製,從醫學院的課程設置聊到各地特色藥材的種植。
朱橚時而撫掌讚歎,時而皺眉深思,完全沉浸在醫道的海洋中,還說明天就要去太孫親兵營中長長見識。
不知不覺間,殿外的爆竹聲已經稀疏了許多。
朱雄英看了看天色,輕聲道:
"五叔,時候不早了,改日侄兒親自去您府上詳談可好?"
朱橚這才如夢初醒,戀戀不舍地合上書籍:
"好好好!老夫這就回去整理醫案,定要為賢侄這千秋大業出一份力!"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當他們回到大殿時,宴會已近尾聲。
朱元璋臉上帶著紅暈正摟著兩個幼子說笑,見他們回來,意味深長地看了朱雄英一眼。
朱雄英微微一笑,舉杯向老朱致意。
在他身後,朱橚正摸著懷中的醫書,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
這個除夕夜,注定要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歡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請大家收藏:()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