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孩子,還不快行禮?站在你們麵前的,正是當今聖上、太子殿下和太孫殿下。"
整個膳堂頓時響起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學子們如夢初醒般慌忙跪倒在地,有幾個甚至因為太過激動而踉蹌了一下。
朱元璋無奈地歎了口氣,上前扶起最近的一個學子:"都起來吧,大過年的,彆整這些虛禮。"
朱標也溫和地說道:"今日我們微服私訪,就是想看看學子們的真實生活。你們的表現,讓我們很欣慰。"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王貞儀身上,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他緩步走到這位年輕的女學者麵前,仔細打量著她清秀卻堅毅的麵容。
"你就是王貞儀?"老皇帝的聲音難得溫和,"咱聽大孫提起過好幾次,說你在算學上的造詣,連欽天監的老學究都佩服。"
王貞儀的臉頰頓時染上一抹紅暈,她恭敬地行了一禮:
"回陛下,民女隻是...隻是對算學略有興趣罷了。"
"略有興趣?"朱元璋哈哈大笑,轉頭對朱標道,"標兒,你聽聽,能把《周髀算經》倒背如流叫"略有興趣"?"他又看向王貞儀,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咱聽說你還改良了渾天儀?"
朱雄英適時上前解釋:"皇爺爺,王姑娘設計的"遊儀刻度法",能精確測量天體運行軌跡。孫兒已經命工部按她的圖紙打造新儀了。"
王貞儀驚訝地抬頭看向朱雄英,沒想到太孫殿下竟然記得這麼清楚。她的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角,低聲道:"殿下過譽了...那隻是民女的一些粗淺想法..."
"哎!"朱元璋一擺手,"在咱麵前不必謙虛。咱老朱雖然沒讀過幾年書,可最欣賞有真才實學的人。"
他突然壓低聲音,"告訴你個秘密,當年劉伯溫那老小子第一次見咱時,也是這副戰戰兢兢的模樣。"
這個比喻讓在場眾人都笑了起來,緊張的氣氛頓時緩和不少。
王貞儀也忍不住抿嘴輕笑,緊繃的肩膀稍稍放鬆。
老皇帝突然正色道:"王貞儀,好好鑽研你的學問。將來..."他意味深長地看了眼朱雄英,"說不定能成為我大明第一位女官呢!"
膳堂內再次響起一片驚呼。王貞儀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她的嘴唇顫抖著,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朱標見狀,溫和地補充道:"陛下說得是。太孫正在推動"唯才是舉"的新政,隻要確有才能,不論出身,皆可入仕。"
王貞儀的眼眶瞬間紅了。她深深一揖,聲音哽咽:"民女...定當竭儘所能,不負陛下、殿下厚望!"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從腰間解下一塊玉佩:
"這個賞你!算是咱老朱給未來女官的見麵禮!"
王貞儀顫抖著雙手接過玉佩,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再次深深行禮。那個圓臉學子忍不住小聲嘀咕:
"我的天,禦賜玉佩啊..."
離開膳堂時,朱元璋故意落後幾步,對朱雄英低聲道:
"大孫,眼光不錯。這丫頭有才學,有骨氣,是個好苗子。"他促狹地眨眨眼,"不過...你帶她回學府,就隻是為了學問?"
朱雄英耳根一熱,正色道:"皇爺爺明鑒,孫兒純粹是惜才。"
老皇帝哈哈大笑,拍了拍孫子的肩膀:
"行行行,咱就當你是惜才!"笑聲中,三人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學府長長的回廊儘頭,隻留下滿堂學子還沉浸在方才的震撼中,久久不能平靜。
喜歡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請大家收藏:()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