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粗糙的手指摩挲著銀錠上凹凸不平的紋路,忽然放聲大笑:
"好!真好!這些帶著礦砂的銀子,比那些鋥亮的官銀更讓咱歡喜!"
他轉身重重拍了下徐達的肩膀,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天德啊,這些粗銀疙瘩,看著就踏實!每一道紋路都透著將士們的汗水,每一塊棱角都刻著大明的威風!"
徐達黝黑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海風將他花白的胡須吹得微微顫動。
他抱拳行禮,聲音洪亮如鐘:
"陛下聖明。此次運回的白銀,粗銀錠加上未經提煉的銀礦石,總計約三百八十萬兩。"
說著,他彎腰拾起一塊還帶著明顯礦脈痕跡的銀錠,"這些銀錠隻是經過了初步熔煉,若是要達到官銀的成色標準,還需經過幾次精煉提純。"
老將軍將銀錠在手中掂了掂,繼續道:
"以臣估算,最終能得精煉官銀約二百餘萬兩。還有這途中損耗..."
"無妨!"朱元璋大手一揮,聲若洪鐘,打斷了徐達的話。
他環視四周,目光掃過在場的文武百官,又望向遠處翹首以盼的百姓們,"這隻是開始!朕要告訴你們——"
老皇帝突然躍上旁邊的一個木箱,這個舉動嚇得侍衛們連忙上前護衛。
他卻渾不在意,反而挺直腰板,聲音傳遍整個碼頭:"倭國的銀礦,就像取之不儘的聚寶盆!這三百八十萬兩算什麼?往後還有三千萬兩!三萬萬兩!"
他的聲音在海風中回蕩,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朕要讓大明的每一個子民都過上好日子!減賦稅、修水利、建學堂、興醫館!這些銀子,每一兩都要用在刀刃上!"
朱標適時上前補充:
"父皇聖明。兒臣這就命戶部著手製定《銀政新規》,確保日後海外來的每一兩銀子都用在實處。"
朱雄英也高聲道:
"諸位父老鄉親,這些銀子雖然現在看起來粗糙,但正如我大明江山,經過千錘百煉,必將光芒萬丈!"
碼頭上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百姓們揮舞著手臂,有人甚至激動得熱淚盈眶。
幾個老匠人湊在一起,已經開始討論如何改進冶煉工藝;
商賈們則盤算著未來的商機;
學子們高聲吟誦著讚頌的詩篇。
徐達和李善長相視一笑,兩位老臣的眼角都泛起了淚花。
他們知道,自己帶回來的不隻是一筆財富,更是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正如皇上所說——這僅僅是個開始。
李朝那邊的礦山也在開采中,隻是進度沒有他們快而已,畢竟倭國是舉國在挖礦,而且是不需要計曠工代價的。
照朱雄英的話來說就是:往死裡用,能用多久用多久。
朱元璋從木箱上跳下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突然壓低聲音對徐達說:
"天德啊,今晚陪咱喝兩盅,好好說說倭國那邊的情況。"
他眨眨眼,"咱聽雄英說,那邊可不止有銀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