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初六,洪武二十七年的第一次朝會。
寅時三刻,奉天殿外已經站滿了等候的文武百官。
雖然按照新規,今日朝會推遲到卯時才開始,但眾臣都不敢怠慢,早早地就在宮門外候著了。
"老李啊,你這臉色可不太好啊。"兵部尚書沈溍碰了碰身旁的李原名,"昨晚守歲沒睡好?"
李原名揉了揉發紅的眼睛,壓低聲音道:
"彆提了,我家那小子非纏著我講魏國公凱旋的故事,講到三更天才睡下。"說著打了個哈欠,"不過聽說今日朝會,陛下要宣布銀兩的用途?"
正當兩人低聲交談時,宮門緩緩開啟。
禮官手持拂塵走出,高聲道:"百官入朝——"
眾臣立即肅整衣冠,按照品級魚貫而入。
奉天殿內,金碧輝煌的宮燈將整個大殿照得通明。
朱元璋早已端坐在龍椅上,身著一襲明黃色龍袍,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顯然心情極佳。
朱標和朱雄英分彆侍立兩側,一個溫潤如玉,一個英氣逼人。
"臣等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齊聲跪拜,聲音震得殿梁上的灰塵都簌簌落下。
朱元璋大手一揮:"都平身吧!"他環視殿內,目光在幾位藩王身上多停留了片刻,"今年朝會推遲了幾日,諸位愛卿可還習慣?"
戶部尚書傅友文連忙出列:"回陛下,太孫殿下體恤臣等,讓百官多休息幾日,實在是仁德之舉。臣等感激不儘!"
原本老朱規定過年放假是從臘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二,但朱雄英覺得應該讓官員們多休息幾天,於是延遲到初六。
"嗯。"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看向朱雄英,"大孫,這事辦得不錯。"
朱雄英躬身行禮:
"孫兒隻是覺得,一年到頭,也該讓諸位大人好好陪陪家人。"
這時,晉王朱棡突然出列:
"父皇,兒臣有本要奏。"他手裡捧著一份奏折,"這是山西以工代賑的最新進展..."
朱元璋聞言,臉上的笑容更盛了幾分,伸手接過朱棡呈上的奏折,仔細翻看起來。
殿內頓時安靜下來,隻聽得見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好!好!"老皇帝突然拍案叫絕,將奏折遞給身旁的朱標,"標兒你看看,老三這事辦得漂亮!"
朱棡見父皇高興,連忙詳細稟報:"啟稟父皇,此次山西雪患相繼,原本預計要餓殍遍野。但施行以工代賑後,災民們重建屋舍兩千餘間。"他眼中閃著自豪的光芒,"如今不僅災情已解,更因災民們有了工錢又有了新家,紛紛購置家具衣物,當地的經濟不減反增。"
朱元璋捋著胡須連連點頭:"妙啊!這才是治本之策!"
突然想起什麼,眉頭一皺,"那些官營店鋪,可曾趁機抬價?"
"父皇放心。"朱棡連忙拱手,"兒臣嚴令各店鋪隻取微利。一床棉被成本八十文,售價不過九十文;一套桌椅成本二百文,售價二百一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