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看!這刀疤是至正二十七年打陳友諒留的,這箭傷是洪武三年追王保保時中的..."他指著胸口一道猙獰的傷疤,"草原的風往哪吹,老臣聞聞味兒就知道!"
小一輩的將領見狀也坐不住了。
平安一個縱躍跳到殿中央,抱拳道:
"太孫殿下!末將願為先鋒!"這位青年將領眼中閃著野性的光芒,"給我五千輕騎,保證把哈拉少部的老巢翻個底朝天!"
常茂更是直接,哐當一聲把頭盔砸在地上:"殿下!我爹當年沒打完的仗,我來打完!"他拍著腰間新鑄的寶刀,"這刀還沒飲過血呢!"
老朱看的眼角抽搐,這小子也得算一個。
幾位藩王也按捺不住了。
秦王朱樉擠開人群,強壯的身子靈活得不像話:
"大侄子!二叔我在西安閒得骨頭都癢了!"他搓著手,活像個看見金山的商人,"秦藩的士兵隨時可以開拔!"
晉王朱棡不甘示弱,一板一眼地行禮:"太孫,山西將士日夜操練,就等這一天!"這位以嚴謹著稱的藩王,難得露出興奮的神色。
燕王朱棣最是沉穩,隻是淡淡說了句:"北平行都司五萬精兵,隨時聽候調遣。"但那雙鷹目中閃爍的鋒芒,比誰都銳利。
朝堂上頓時亂成一鍋粥。老將們吹胡子瞪眼爭先鋒,少壯派摩拳擦掌要立功,藩王們各不相讓。
朱雄英揉了揉太陽穴,哭笑不得。
他瞥了眼端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老皇帝正優哉遊哉地啃著梨子,一副看熱鬨不嫌事大的模樣。
"咱看這樣!"朱元璋突然吐掉梨核,一錘定音,"秦王、晉王、燕王、寧王,你們幾個離得近的,各帶三萬兵馬,在大同會師!"老皇帝掰著手指頭算,"這就是十二萬...再加上應天五軍營抽調的十萬精兵..."
藍玉急眼了:"陛下!那臣..."
"你急什麼!"朱元璋一瞪眼,"二十二萬大軍給你帶!"他轉頭對朱雄英眨眨眼,"大孫啊,你看這麼安排如何?"
朱雄英會意,立即補充:
"藍國公為征虜大將軍,左右副將藍國公可自行選擇。"
"平安率五千輕騎為先鋒,常茂領火器營..."他目光掃過幾位藩王,"至於四位王叔,各自統領本部兵馬,互為犄角之勢。"
這番安排可謂麵麵俱到。老將們得了主帥之位,少壯派有了用武之地,藩王們也各得其所。但朱元璋又補了關鍵一句:
"過兩天就是標兒登基的日子,這幾天先去準備準備,標兒登基之後,你們即刻啟程!"
"記住,軍情要事,必須快馬直報應天!"
藍玉激動的道:"末將遵旨!此次定將凱旋而歸,不負陛下厚望!"
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聲音鏗鏘有力,仿佛在訴說他還是那個曾經讓蒙元人聞風喪膽的勇猛將領。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對皇帝深恩的無限感激。
四周的官員們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他那熊熊燃燒的戰鬥意誌,仿佛已經預見到了大軍勝利歸來,蒙古鐵騎再次潰敗的輝煌場景。
這時,朱雄英像是想到了什麼,悄悄在朱元璋耳邊念叨了些什麼,老朱的表情也從疑惑到驚訝再到無奈。
底下的百官們很好奇朱雄英到底說了什麼,但也不能問,不過從皇帝到表情來看,應該是個好事。
喜歡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請大家收藏:()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