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橋就是以我們村莊的名字取的,叫楊家橋,怎麼會是你魏家村的呢?”
小豆騎自行車直接趕到了楊家橋。這是一座古橋,差不多有300年的曆史了,就是12根條石,每塊石頭寬一米,長3米,3根並排。
橋下的橋墩有條石三叉壘著,共三座橋墩。
楊家村和魏家村是隔河相望,平時過河都是靠這條橋行走,這橋300年了,都沒有壞掉。
前世這條橋被魏家村的人偷偷摸摸地炸掉了,他們抱著他們得不到,寧可把它毀掉,寧可往西繞一圈多走路也不往東走楊家村。
在5年後,濱鎮新上任的鎮長規劃了一條新的大路,在穿過楊家村和魏家村的大河上麵架起了一條新的大橋。
原來石橋的位置荒涼了,可惜了300年的石橋。
就是在今天,兩村談不下石橋的歸屬,魏家村就用火藥把橋炸掉了,兩村發生了械鬥,死了兩個老人,村風均受損,兩村多年以來死不來往,明明魏家村是楊家村的女婿啊?
魏家村存在也不過一百年,在百年前,楊家兄弟七個,妹妹一個,舍不得妹妹出嫁,就招了一個姓魏的男孩當了上門女婿。
妹妹百年後,子孫也是一大堆,和楊家這邊親戚鬨了矛盾,村裡就將古橋對麵的水田劃給了魏家,妹妹這邊的子孫就建立了魏家村,而到後麵,常常因為田地,兩個村莊鬨過矛盾,這次居然因為這座橋鬨上了。
小豆趕到的時候,果然看到了兩個80歲老人坐在橋上。
“這橋是我們楊家村的,我們楊家村的名字就是以這座橋為名。我從小就知道這個橋就是我們楊家村的。”
魏家村也有兩個老人坐在橋上。甚至有幾個男人弄了雷管,炮,準備奪不過橋,就炸。
“這橋是我們魏家村的。有這橋才有魏家村,這橋歸魏家村。”
為何去爭這個橋的歸屬,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總之,兩個村在家裡閒著的小孩子都拿這個小鋤頭出來了。
械鬥即將發生。
小豆抬手在空中畫了一個花環,叫道:“鄉親們,等等,聽我說句話好嗎?”
也有些人認識小豆,知道小豆這些年混的不錯。蓋房子,還有一個大菜場裡,加上小豆已經有1米七的個子站在那裡了,也很明顯。
大家放下手裡的棍棒,情緒也穩定下來了。
“鄉親們,我們不要去爭這座橋的歸屬好嗎?這座橋他已經300年的曆史了,是一座古橋。屬於楊家村的也是屬於魏家村的,不要去爭了,兩敗俱傷,讓子孫後代們笑話。明明百年前我們是一家人啊?”
小豆指了指橋右側的空位置。
“這條古橋也經不起我們車來車往了,讓他就作為兩個村的曆史見證,讓橋退休吧。我準備個人出資塊錢,在這旁邊重新建一座大橋,讓古橋退休吧,成為曆史見證。新的大橋10米寬,橫跨大河12米長,以後大車都可以經過這裡。”
兩個村的人,誰也沒有想到小豆會出這樣的主意,突然覺得自己去爭這座大橋的歸屬有點臉紅,甚至想不起來為什麼要去爭這個大橋的歸屬,這橋爭過來有什麼意義,百年前都是自家人啊。
楊大飛馬上支持小豆,大聲道:“要相信小豆的話。小豆在大菜場都有愛心感,都有錢捐贈出去的。她說捐資建橋,她就會建一座橋的。”
“是的,我現在馬上去拿錢過來。托楊大飛和魏家村的村長一起保管,造這個橋。
現在是冬天,河裡又沒水,適合造橋。我希望兩個村的人都團結起來,一起建一座大橋,這座大橋旁邊會建一個亭子,讓行人歇腳的路亭,路亭裡會立碑文,為造橋捐100塊錢以上的人,就可以刻名字流芳百世。
我現在就去拿錢,你們兩個村的人商量下,誰願意捐錢,可以先定下來捐錢意向。捐的錢有多,可以將橋麵延伸到對岸的路上,可以將路也拓寬,與其他鎮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