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這裡有打寒假工的嗎?”
小豆和北辰聊著時,店裡進來一個女孩子,穿著棉襖,問店裡的營業員。
營業員搖搖頭說:“我們明天就放假了,沒有寒假工可以打。你們可以去那些餐飲店,他們寒假裡最忙,有賣年夜酒。”
女孩子:“餐飲店都人滿為患了,寒假工不要錢都願意,隻要包吃包住就可以。”
“我們真的不需要寒假工,我們明天就放假了。”
女孩子失望地要走時,營業員叫住了她,從收銀台拿出了20塊錢給她。
“你拿著買點吃的吧,吃飽了,好找工作。”
女孩子千恩萬謝地走了。
小豆看了看北辰。
“我交代過這些營業員,如果遇到這些學生要找寒假工,就給他們20塊錢吃飯,吃飽了才會有力氣找工作吧?”
“舅舅,你行啊,你這麼好啊。你有沒有捐資助學過?”
“怎麼會沒有呢?我店裡的每一份利潤的百分之一我都是用出去捐資助學。錢掙得再多,沒有撒出去,水滿則溢,不如早早地撒出去,保持穩定。”
“舅舅,你是這個。”
小豆給了北辰一個大拇指,原來他就有一份仁心大愛,難怪與他相處是這麼舒服坦然,難怪自己這麼相信他。
“我們沿海地段比內地條件向來要好點。就是那些饑荒年代也沒餓死多少人。因為我們山多水多,山上有野果,水裡有魚,隻要人勤快點,就沒有餓死的瞎家雀。”
“是啊,真的沒有想到啊,我們出生的地方再窮,再窮也沒有餓死人的事情。我們的環境得天獨厚啊。難怪彆人說南方比北方要富裕一點。沿海地區要比內地富裕一些。”
小豆想起去北原的時候,看到了那一段的沙漠,沙漠裡什麼都沒有,風沙起的時候,還是個災難。
而南方沒有沙漠,有大海,大海裡什麼都有,隻要能撈上海貨的都可以吃,餓不死人的。
上次雪災,在北原靠邊的一個農村裡救災,碰到了一個男孩,小豆給他吃蘋果的時候他都哭了,說都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蘋果。
那是個初三學生,3年初中住校,每周都是吃烙饃和醬豆,一個星期的夥食費是一塊錢。醬豆吃三天就發黴了,然後洗洗在學校食堂蒸蒸繼續吃,學校食堂也提供饃之類的,但是他就舍不得買一個吃的。
小榮當場就給他拿了10塊錢。真的沒有想到,都是90年代了,居然還有人吃的這麼苦。
“其實很苦的地方,多著呢。有些地方環境條件惡劣,溫飽都成問題啊。我們這裡都已經成了他們那裡的天堂了,夢中天堂。”
小豆就想起前世,哪怕被賣到了水山那個山窩裡,她還是可以去山上捉野兔子,找野菜,有時候還能吃到山上的野果。
下河摸個河螺,還逮個魚,這河裡的東西吃不完,還可以逮魚拉出去賣。
後來跑出去了,日子雖然艱苦,但是吃喝方麵還是不愁的。
不過前世自己都沒有出過暖州,也不知道暖州之外那些人在90年代日子過得有多苦。
經濟發展的風先吹到的是暖州這邊。
原來有句話說的很對,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很多人的出生就在羅馬了。你以為的不以為然,其實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難以得到的。
“舅舅,我也要將我每年的收入的1用於捐資助學,你幫我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