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書院文心湖一戰後,和之前承諾的一樣。
沒過幾日,章聞玉就主動在一次早朝上。
向方辰呈遞了辭去丞相一職,並請求告老還鄉的奏折。
而此事,也在前朝掀起了軒然大波!
前朝許多官員,尤其是以章聞玉為首的章黨派係。
文心之爭,他們有的也曾派人前去打探。
甚至有的還親自前往,觀看這一戰的結果。
章聞玉的落敗,自然是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可這些大臣們,心中多少還抱有一絲希望。
或許,陛下行事不會如此絕情。
即便章相落敗,陛下還是會看在他三朝元老的資曆上。
為章相保留最後一絲體麵。
可沒想到,麵對章聞玉遞呈的請辭,方辰竟然欣然允諾!
同時,方辰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宣布。
封王雲為下一任大乾丞相,不日便舉行封相大典!
此決定一出,滿朝文武儘皆聳動!
方辰這一舉動,讓百官們徹底明白。
陛下這是來真的!
章聞玉對此,心中卻是早已坦然。
他縱橫官場幾十年,清濁混雜,早就已是一身毀譽參半。
如今能夠全身而退,比起十大門閥,已算是能夠幸終。
不過幾日前,琅琊書院中傳來消息。
七皇子方景自文心之爭那日之後,便不見蹤影。
楊思文對此派人搜尋了數日,卻依然無果,隻能傳信給章聞玉。
章聞玉拿到信時,也是沉吟半晌。
他隱約覺得,方景失蹤一事,隻怕和陛下有脫不開的關係。
但此時的章聞玉,已經無心去理睬方景之事。
何況,如果方景的失蹤,當真和陛下有關。
在這個節骨眼,他貿然插手,引得陛下不快。
那他的下場,就可以想見了。
因此,在思索過後,章聞玉選擇了放之任之。
而比起平靜接受這一切的章聞玉,前朝文武對此事的態度可以說是各有起伏。
有的心疼自己之前送給章聞玉的那些錢財。
有的認為帝王過於無情,此舉和過河拆橋,並無太多不同。
有的想著如何討好新上任的丞相王雲,有的開始頭疼。
隨著章聞玉的離開,如今前朝黨派,也注定要開始大洗牌!
甚至不到數日,就連千裡之外的大乾南城,也接到了消息。
宏偉高聳的南城,是大乾皇朝整個南方邊境,宛如天塹一般的存在。
巨大的城牆,連接了幾乎所有南方邊境城池。
五步一崗,十步一哨。
每隔一裡,城牆上便建造有一座烽火台。
一旦有一方城池受到進攻,來自南城的軍隊,隨時都可以予以支援!
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可以見到有身著鎧甲的將士。
不間斷的在城牆上巡守,隨時提防著來自南疆和大景皇朝的進犯。
而此時南城中,一位身披戎裝的老將軍,正微微眯起雙眼。
看著眼前自帝都十萬火急傳來的書信。
老將軍看起來年事已大,須發花白。
常年經過風吹日曬的臉龐,除了溝壑縱橫的皺紋外,膚色就宛如千錘百煉的精鋼般,黝黑發亮。
但即便是這樣,他的一雙眼睛,卻湛湛發亮。
犀利如兩柄出鞘的利刃,隨時可以奪人性命!
就在他看信時,旁邊的參將,副將,都垂手而立,仿佛一尊尊靜默的雕塑。
整個議事大廳,靜的落針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