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丞相王雲都未曾出言反對。
天道大會的舉辦,自然也成為了勢在必行之事。
不過數日,十幾萬大乾術士,便蜂擁湧入帝都!
原本繁華熱鬨的帝都,竟然也顯得有幾分擁擠起來!
如今街頭巷尾,也是隨處可見三兩術士的身影。
他們自稱雲遊四海,有通天徹地之能。
上達天聽,可呼風喚雨。
此番前來帝都,正是衝著大乾國師之位!
畢竟,如果能夠坐上這個位置。
那下半輩子的榮華富貴,可就不用發愁了。
甚至有的術士,為了在天道大會舉辦之前,為自己造勢。
還特地當著帝都百姓的麵,表演種種奇術把式。
一時間,大乾帝都儼然有成為魔都的趨勢!
“趙師兄,情況便是如此。”
醉仙樓的包廂中,兩名身著太玄門服飾的年輕弟子。
正在向麵前一名梳著道髻,淡然飲茶的青年報告在帝都調查到的見聞。
“天道大會,有意思。”
趙靜明看起來隻有三十出頭,黑白分明的雙眼中滿是沉靜之色。
此時卻染上了一絲興味。
“隻要能夠摘得這次大會的魁首之位,便能成為大乾國師,是這樣嗎?”
兩名太玄門弟子的頭顱垂低,聲音也越發恭敬。
“回師兄,應當是如此。”
一名弟子遲疑片刻,輕聲道。
“不過據我們所知,除了太玄門之外,其他八大宗門也收到了消息。”
“想來他們,也派出了門中高手,應當不日就會抵達帝都。”
趙靜明輕嗤一聲,半點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的意思。
“天下間,若論曆算易學,誰能夠出太玄門其右?”
“我在山中閉關二十餘載,便是為了這一天。”
“大乾國師之位,我要定了!”
尚在繈褓之時,趙靜明便被拋棄在清風山下。
而適逢當時便已經是太玄門掌門的鄭峰下山,撿到了他。
一番推算,鄭峰察覺他命格非凡,有國師之相。
便將他撿回太玄門,並親自賜名靜明。
而此後二十多年,鄭峰更是親力親為,傳授趙靜明各種門中絕學。
趙靜明也不負眾望,年僅十七時,他在道術上的造詣,便勝過門中大部分長老。
此後,趙靜明更是閉關十年,在道術修為上更進一步。
而趙靜明出關後不久,便被鄭峰派遣下山前往帝都。
便是為了參與欽天監國師之位的爭奪。
一旦奪得國師之位,太玄門在大乾的地位,必將更上一層樓。
其他七大宗門,也再不能和太玄門對抗。
所以這次,國師之位,趙靜明也是勢在必得!
而就在趙靜明發出這般自信的聲明時,離醉仙樓不遠的另一座酒樓內。
同樣有一雙眼睛,正在靜靜觀察著帝都中的一切。
“這次天道大會,太玄門,無量寺等諸多勢力,都派人參與。”
“其中有部分應當已經抵達帝都,隻是隱藏身份,潛伏在這些術士當中。”
“而剩下一部分,應當也將在天道大會正式舉行前抵達。”
臉上蒙著麵紗的女子,靜靜聽著身後弟子的稟報。
過了不知多久,朱唇輕啟道。
“如此看來,現在的帝都,當真是臥虎藏龍。”
“隻是不知,我天衍宗,是否能夠在其中占得一席之地。”
聽到女子這樣說,身後的天衍宗弟子,趕緊討好似的笑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