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方生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的身影,方圓緩緩轉過頭來,目光凝視著身旁的方證,開口發問道:“方證,難道你當真從未動過得證菩提之心嗎?”
方證微微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抹淺笑,回應道:“教主此言差矣,身為我輩之人,又怎能未曾有過此等念想呢?
然而,要想得證菩提,實乃難於登天之事,絕非僅憑人力便可達成。
況且,倘若我一味地執著於成佛之道,恐怕終將與證道菩提之路背道而馳,再無實現的可能。”
說完這番話後,方證仍舊保持著那副雲淡風輕、泰然自若的神情。
方圓見狀,不禁心生感慨,也是出聲讚歎道:“怪不得這一代的少林寺當家之位會由你來擔任,也難怪你能夠修成易筋經這等奇葩的功法。
以你定心止念上的功夫,彆說是在少林同輩弟子當中,就算放眼整個大明境內的所有少林門人,恐怕能跟你相提並論的都不多。”
麵對方圓的讚譽之詞,方證謙遜地擺了擺手,笑著說道:“教主實在是太過獎了,貧僧不過是略通一二罷了,當不得如此誇讚。”其語氣平和,毫無半分驕矜之意。
方圓這話可不是信口胡謅。
要知道,方證在定心止念的修持,其實與傳統意義上的武學境界毫無關聯,更談不上是什麼高深的修佛之境。
不過僅僅隻是一個人在內心品性方麵的磨礪和涵養而已。
說白了就是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承認自己。
不論是好的,壞的,尤其是那些壞的想法念頭。
要知道這個世界心靈對武學的影響可太大了,像方證這種佛門禪宗出身的那影響就更大了。
他這樣願意承認自己欲望的心性,可以說,簡直就是專門為修習佛門武學而生的。
特彆是對於像禪宗這種注重頓悟的宗派而言,所謂“大徹大悟”進而“立地成佛”之說絕不是虛言妄語。
儘管方證目前依然存在諸多無法參透看破之物,而且隨著他看破的越多,所看不破的也越多。
但在當下這個將武力至上的世界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製本心已經算是殊為難得了。
而且這份心態恰恰也符合了禪宗成佛的要義,降服其心。
隻是這條路可太難了,就算是編出佛陀境界的那幫人,到最後也得用法身報身應身的說法來打補丁。
——————
五嶽會盟之日,嵩山派那宏偉而莊嚴的議事大廳之上,廳內五嶽劍派眾人濟濟一堂,氣氛凝重而肅穆。
老規矩,此時又到了領導講話的環節。
不過在江湖上講話,那些文縐縐的東西可不流行。
畢竟,在座的都是闖蕩江湖多年的豪傑之士,如果一味地講些假大空的套話,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理解其中深意。
當然,對於各門派中的那些久經世故的長老和掌門們來說,這些話語自然不難領會。
但這次他們聚集在此可不是為了聽一些華而不實的說辭,而是要率領門下弟子門人出征,與人展開一場生死搏殺。
即便此次隻是一次小規模的行動,但其中所牽涉的風險和變數依然不容小覷,因此誰都不會掉以輕心,更無暇去理會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畢竟江湖險惡這四個字那可不是說著玩的,更何況江湖上也從來不缺那種仗著武功高,然後死的稀裡糊塗的人。
就在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突然響起:“左師兄,這一次五嶽會盟隻為掃蕩日月魔教的妖人,不知師兄可做好了詳細的計劃?我泰山派上下定當全力以赴!”
說話之人正是五嶽劍派之中出了名的老實人——天門道人,此刻正目光炯炯地望著坐在首位的左冷禪。
眾所周知,天門道人是五嶽劍派裡麵難得的實誠君子,所以這一次泰山派帶來的人數也是眾多門派中最多的。
當然這並非意味著其他幾家不夠儘心竭力,實在是因為這一回並非是什麼驚天動地的正魔大決戰,無需傾巢而出。
而且像這樣的活動,其本質不過是門派中的老一輩帶領著能出師的弟子們在江湖上廝混一遭,增加這些人的江湖經驗罷了。
畢竟隻是單純依靠口頭去宣揚魔教妖人的種種惡行,描述他們的手段如何陰狠毒辣、殘忍至極,遠不如讓這些年輕弟子們親自去見識一番來得深刻。
遙想當年,他們自己何嘗不是如此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呢?
要是沒有這樣一步步的磨練,彆說與那窮凶極惡的魔教妖人一較高下了。
隻怕剛剛離開師門,走出不到十裡之地,這些初出茅廬的所謂“大俠”就得重開了。
須知江湖可不是什麼好地方,殺人害人的方法更是多了去了。
五嶽劍派的弟子,也不是個個都是天賦異稟、驚才絕豔之人,能夠做到甫一出山,便能抵禦住江湖之上九成八的險惡危機。
而且老一輩說的對,人教人永遠不會,事教人一次就會。
當然那種天性難改的家夥除外,說到這裡不得不點名華山派的那位大師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到最後他也知道自己錯的有多離譜,可他就是改不了他那肆意妄為的性子。
看著眼前天門道人急公好義的模樣,方圓不禁心生感慨:怪不得江湖上都說他性烈如火,嫉惡如仇。
隻可惜這種剛正不阿的人,最終卻落得了個極為悲慘且極具戲劇性的結局——先是被門派內部的叛徒篡奪了掌門之位,而後因一時激憤難平,情緒失控之下竟讓人抓住了破綻。
結果一顆大好頭顱瞬間衝天飛起,著實令人扼腕歎息不已。
不過沒辦法,混江湖想要不靠腦子就得拳頭夠硬,可他的拳頭不夠硬。
“不錯,左師兄,若有定計,請儘管說。”另一個火爆脾氣的定逸師太也是接話道。
這也是一個急性子的,跟天門道人都是五嶽並派計劃裡麵的大隱患。
不過她的死不像天門道人那樣明確,被左冷禪指使的人殺害。
因為沒有直接寫明,大家隻能推測是修煉辟邪劍譜的嶽不群群殺的,誰讓她的致命傷是葵花係列武功的標誌性暗器,繡花針。
“沒錯,我衡山派亦是如此!”莫大先生麵色沉靜地附和道。
至於為何會由他在此發聲,說來倒也有趣。
本來衡山派原本該出麵的人物是其師弟劉正風,畢竟劉正風本就是衡山派的二號人物,或者說在江湖上的排麵。
沒辦法,衡山劍派的麵子和裡子都是音樂發燒友,莫大這個麵子的音樂癡迷程度可能還比劉正風這個裡子更嚴重一些。
更彆提真要是論交朋友這回事兒,莫大不及劉正風遠矣。
不過,誰讓上次劉正風為了給自己家人和弟子們留條後路,跑去馳援福州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