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界雖然常指人間,或者說一切沒有擺脫七情六欲的有靈眾生所在之地。
但實際上佛教理論之中欲界包含的範圍極廣,比如欲界六重天就包括四大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而且六道輪回就在欲界之中。
欲界具含六道,曰天,曰人,曰阿修羅,曰鬼,曰畜生,曰地獄。前三名三善途,後三名三惡途。
可以說欲界實際上就是佛門理論之中的三界之一,而且還是佛門三界的根基之地。
隻不過這是佛門理論之中最理想的世界狀態,或者說這是佛門內卷之下卷出來的,屬於他們的三界秩序。
方圓眼前的這個欲界或者說欲界之靈,很明顯不是這種情況。
這片世界不過是遠古或者太古時期彙聚生靈情欲的世界罷了。
欲界之靈則是這個情欲世界誕生的先天神靈。
至於它為什麼會這麼害怕方圓?
看看這片已經徹底複歸本源的欲界吧,一片五彩迷離的光霧之下是各種時不時閃現過的光芒。
看著那些閃耀的光芒背後,各種銘刻在世界之上的裂痕,方圓也不由感慨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你既然能從這片殘破的世界誕生,必然也是承了這片世界複蘇的天命。”
看方圓是個明白人,欲界之靈也是出聲說道:“你既然明白,那就該知道我為此方世界之主,天命在我。”
一陣陣轟隆隆的回響過後,整個欲界的變化越發大了。
隨著變化,風生水起這句話,此時不再是一句形容詞,而是成了切切實實的描述。
一股無名之風在這片光霧之中陡然升起,隨著這風的流動一陣陣水聲也開始慢慢大了起來。
隨著風水兩相的運動,整個世界也開始慢慢的活了過來。
世界之內的所有事物都開始對方圓充滿著惡意。
風、水、霧,甚至哪怕是世界之上的那些傷痕都在厭棄著方圓。
仔細品味著這種天厭地棄的感覺,方圓也是學到了。
“所以,你一直叫我自在天魔。
那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天嗎?”
聽到方圓的這句問話,欲界之靈隻覺得方圓實在狂妄自大,竟然敢自比為天。
要知道自在天魔之間亦有差距,能夠被真正稱為天的,恐怕自在天魔之中也就隻有那位跟佛陀相爭的自在天主了。
“狂妄,我不動手。
隻不過是因我為世界之主,不可輕損此界。”
一聲大喝,欲界之靈開始教訓起了方圓。
現在可不是之前了,如今警幻仙子被它藏在世界核心之地。
沒了她這個現實廬舍的拖累,此時完全複歸欲界的它,是真正的世界即我,我即世界。
聽到欲界之靈這色厲內荏的聲音,方圓理也沒理。
雖然現在欲界變成了世界要跳起來打人的狀態,但不過區區一片殘破世界化生的生靈罷了。
“羅摩,你還不出手嗎?”
方圓淡淡的聲音回蕩在這一片越發動蕩的世界之中。
聽到這話,欲界之靈一陣警惕,整片世界轟隆隆的震蕩了起來。
各種屬於世界的防護手段,什麼界壁大陣,九難三災的手段忙不迭的施展了起來。
隻不過等了一陣也沒有發現其他異常的欲界之靈,看著方圓不由出聲嘲諷道:“不愧是自在天魔,隻會大話欺人。”
可惜他高興沒多久,一陣雷音說法的聲音突然響起。
“世有清靜,世無清靜,難得清靜。”
隨著這句話的結束,出現的是陣陣佛音禪唱。
菩薩下雲中
降生淨梵王宮
摩耶右脅娩金童
天樂奏長空
目顧四方周七步
指地指天尊雄
九龍吐水沐慈容
萬法得正宗
方圓仔細聽了一陣,這唱的是太子頌,也叫浴佛讚,講的是釋迦摩尼的故事。
至於他怎麼知道這個?
誰讓他師傅亂抄經文典籍的時候什麼都敢編,居然敢拿著讚頌釋迦摩尼的詞,改了一改就往儒道兩家的聖人身上套。
道觀裡麵的各種科儀,更是主打一個隨心所欲。
道門《玉清寶誥》念到一半之後,居然接的是十二小先知書的《阿摩司書》就離譜。
師傅大師傅他們就沒發現,這些句子的文風句式完全是兩碼事嗎?
不過他第一次嘗試整理歸納道觀藏經閣的各種經文典籍,欲要給他繼承道觀以後收的徒弟留下一套正兒八經的典籍,不用像他一樣在學海亂學之時,他就明白道觀的典籍怎麼能混亂成那個樣子。
特麼的,一個道觀裡麵除了半部清靜經以外,完整成套的典籍就是師傅九宮真人卷的白蓮教的東西。
剩下的不是殘章斷句,就是大師傅白陽道人曆經世事的妙手偶得之。
方圓有的時候也會暗戳戳的想,當初大師傅之所以敢救師傅九宮真人這麼個被追殺的身受重傷,身上很明顯背了大麻煩的家夥,除了是為了給自己養老考慮,更多的還是舍不得師傅九宮帶來的這一套寶貝經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沒辦法,誰讓大師傅認的字不多呢,自然是得需要一個懂經文的來給他講解了。
當然,後來發現師傅九宮真人也是個認字自有章法的家夥,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這樣,兩個人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再加上原版就有了三套經文。
兩個人再把這三套經文綜合綜合就又有了第四套經文。
當然綜合之後還有其他的辦法,比如刪改、顛倒,就這樣藏經閣裡麵的經文也就越來越多。
尤其是後來兩個人,一個為了心中白蓮渡世的宏願,一個為了心中得傳正法的夙願。
開始借助白蓮教的經典武功創建自己的經典武功之時,那是各種知識都敢拿來一用。
比如出去偷摸尋覓經典武功之時,兩個人最喜歡的就是那些傳教的教派了。
是的,他們兩個人也是加入過其他教派的。
在外麵燒香拜門的次數之多,估摸著他們兩人自己也記不清了。
之所以喜歡這些傳教的教派,就是因為不管他們教不教真東西,起碼那些各種歌訣諺語教義他們還是不吝嗇的。
當然碰到了那種真吝嗇的教派,兩個人也是走為上策。
畢竟他們又不是真的為了加入教派,隻不過是想學點東西罷了。
尤其是這些教派在師傅九宮真人看來都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之私在禍害眾生,哪裡像他的白蓮教是為了普度眾生而存在。
沒辦法,彆說古代的教派了,就是現代的各種教那都是醜聞不斷。
尤其是那種新興教派,前期為了拉人頭的假模假式做完以後,剩下的自然就是噶韭菜。
說實話,當方圓把自己從道觀裡麵尋摸出來的各種亂七八糟的典籍,勉強歸納之後,他就感覺人類的幸福果然還是要靠自己創造啊。
看看這勉強歸類的經文典籍吧,方圓光從斷句上,就能看出來起碼七八本經書完全是一本經書裡搞出來的東西。
就這麼大雜燴的東西,方圓想弄出一套正經的經典出來,還真的不如自己來。